北市愛心待用餐終於能嘉惠蔬食者,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右)從市長柯文哲手中,接下感謝狀。
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新冠疫情不只改變國人生活,對弱勢家庭的生計也帶來嚴重衝擊,台北市為此升級「希望好食堂」2.0,為民眾客製愛心待用餐,今年特別照顧到蔬食需求者,市長柯文哲昨感謝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支持,讓專案成為公私協力最好的榜樣。
柯文哲說,受疫情影響,很多家庭都面臨失業及斷炊的情形,六月申請社會局急難救助的件數成長一百六十五倍,防疫措施也備受考驗,但政府是整合資源的平台,未必比業界了解市場,所有人力、物力、財力都來自民間,社會安全網的建構必須攜手合作。
柯文哲特別感謝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拋磚引玉、幫助弱勢,讓更多人挺住疫情的衝擊,未來社工評估後就會發放餐券,有需要的人可以到貼有「希望好食堂」的餐廳兌換餐點;他並感謝防疫期間,國際佛光會捐贈N95等醫療口罩、防護衣及智慧防護門等善舉,對市府的幫助非常大。
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e起復蔬,全民相挺」專案拋磚引玉後,「希望好食堂」將能照顧關懷戶,並帶動全民挺店家,一起「相挺來呷飯,相挺請呷飯」,也提升全民與店家的e化能力,攜手環保愛地球。滿謙法師放眼全台,期許專案不僅嘉惠北市,而是以台北當起點,推廣到全台乃至全世界,讓地球公民都為全球暖化出一分力。
專案媒合三間連鎖業者及九個餐食品牌,其中八方雲集、三商餐飲、鬍鬚張更提供全市共四百零六間店家,增加三百五十一個餐食據點,完善愛心餐食網。
副市長黃珊珊表示,自二○○九年起,北市已有待用餐政策,今年國際佛光會提供「e起復蔬」的餐食資源,可即時查詢餐食狀況,讓專案更有效益。
為預防領取餐食造成的群聚效應,藝人蔡依林的凌時差音樂製作公司也捐出百萬,助於萬華社福中心設置全台第一座「智慧型溫控便當機」,需要的民眾可在上午十一時半至下午二時半自由取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