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水下新地標 「尖翅燕魚海底母子郵筒」啟用

 |2021.10.03
740觀看次
字級
台東縣政府在柴口潛水區設置「尖翅燕魚海底母子郵筒」,3日正式啟用,「尖翅燕魚母郵筒」設置在柴口潛水區水下6.4公尺的海域,成為水下新地標。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本報台東訊】繼綠島石朗潛水區設置第一座豆丁海馬海底郵筒,台東縣府爭取中央經費補助,在柴口潛水區設置「尖翅燕魚海底母子郵筒」,今天正式啟用,盼發展特色觀光,推動愛護海洋環境。

2018年綠島石朗潛水區設置第一座豆丁海馬海底郵筒,躍居為全世界最深的海底郵筒,也掀起一波投遞海底明信片的熱潮,但石朗潛水區因受氣候及風向影響,並非每次都有機會投遞海底明信片。

因此台東縣政府協助綠島鄉公所向中央爭取新台幣570萬元補助,在柴口潛水區設置「尖翅燕魚母子郵筒」,綠島鄉公所今天舉辦記者會正式啟用。


率先投遞明信片的縣長饒慶鈴(上圖)表示,綠島獲選為全球10大潛水勝地,縣府與中華郵政合作,2018年5月設置綠島第一座豆丁海馬海底郵筒,深度為水下11.5公尺,是世界最深的海底郵筒。

海底郵筒採用編號316不鏽鋼製作,不會破壞環境,遊客可以在綠島購買海底專用防水明信片投遞。海底郵筒所使用的海底明信片是由綠島學校師生共同創作,充分展現綠島學童的海洋之愛,是極具地方特色的紀念品;明信片販售所得的25%回饋學校作為環境教育經費,培育綠島學童維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縣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表示,2020年將綠島海底郵筒移交綠島鄉公所,營運至今販售逾4萬張明信片,販售所得超過260萬元,其中有4成明信片寄到海外。海底郵筒讓台東不再是被動地讓世界看見,而是以海底生態吸引國際潛水客前來朝聖,不僅成功提升觀光產業經濟規模,也兼顧海洋環境教育。

交觀處說明,「尖翅燕魚母郵筒」設置在柴口潛水區水下6.4公尺的海域,「尖翅燕魚子郵筒」則設置在柴口潛水步道上,在海水退潮時,不用潛水也能在陸上投遞,潛水區涼亭旁也設有尖翅燕魚母郵筒的裝置藝術,讓旅客不再受到海象限制,不管是戲水或潛水都能體驗投遞海底明信片的樂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