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國手許智超與團隊攜手研發的「運動訓練裝置」。圖/中華創新發明學會提供。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台灣之光!第十七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比賽結果出爐,台灣代表團傳來捷報,獲三十一金、十一銀、三銅佳績,躍登國際第一。參賽作品多元創新,像是籃球國手許智超首度跨界當起發明人,發明可訓練運動員的訓練裝置而奪金;樹德科技大學師生研發的「具防疫與導流功能排水溝蓋」,也憑藉實用設計,成為脫穎而出的金牌作品。
有籃球界「中距離教科書」封號、目前任職於宏國德霖科大的許智超,此次參賽是和休閒管理系師生,攜手研發「運動訓練裝置」。許智超說,這項發明可結合不同運動訓練使用,例如田徑訓練時,可作為運動前暖身或鍛鍊腿部肌肉。拆開後,則可作為負重訓練帶,用來重量訓練,達到一物多用成效。
樹德科大生活產品設計系教師陳文亮與學生張櫻子,則透過生活觀察而發明「具病媒蟲防疫與導流功能的排水溝蓋裝置」。張櫻子發現,傳統水溝蓋因排水孔徑較大,易掉落異物而堵塞,導致滋生蚊蟲與病菌,因而設計傾斜排水道的水溝蓋,不只具導水與排水功能,還能防止病媒源出入,藉由創新研發,不僅能增加排水面積,溝蓋兩側還貼心設置照明功能,發揮夜間警示效果,發明巧思相當受評審青睞,為代表團拿下一面金牌。
也有參賽團隊從智慧醫療切入而奪金。像是正修科大電子系教授施松村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教授謝凱生合作研發的「輔助診斷系統」,就可讓醫師在問診前,先透過系統運用對患者的病癥進行詢答、檢查及分析,評估患者可能罹患的疾病種類,藉此縮短醫師問診時間,減少病情誤判,讓醫療診斷更smart。
擔任代表團團長的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智堯表示,烏克蘭國際發明展今年共有來自俄羅斯、印度、韓國、泰國等二十個國家,三百四十一件作品參賽,受疫情影響採線上評審方式競賽,台灣因作品具創意與實用,而受評審肯定,總成績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