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故宮傳出將改隸文化部,引發熱議,故宮正委託學者進行最適組織型態研究計畫。故宮院長吳密察昨赴立院報告業務時說,該研究計畫期末報告預計十月底出爐;他個人則支持故宮改隸文化部,但改隸後以何種形式出現,有各式各樣的可能。
立委黃國書表示,根據該研究計畫的期中報告,在世界上國家級博物館組織型態中,羅浮宮比較像政府單位,其他如大英博物館等多為法人組織型態經營。若研究後發現,故宮最適合的型態是行政法人,故宮會依此方向推動組織改造?
文物編入行政法人
重大難題
吳密察說,法人和政府組織的差別在於用人和經費的彈性,但每個國家的行政法體系不同,無法直接對比。行政法人在台灣有很好的成功經驗,也有不足之處。他舉例,現為行政法人的兩廳院,最大的財產是擁有高規格高標準的空間;而故宮最重要的財產是文物,如何將這些文物列冊編入行政法人之中,恐怕是轉為行政法人會遇到的重大問題。
立委林奕華表示,故宮不能只用一個研究報告便決定組織如何改造,必須多做幾份研究報告;未來還應要開公聽會。
吳密察表示,此一研究報告只提供行政院決策參考材料之一,包括行政法體系的考慮、每個機構的實力、條件與對未來的想法等,也都必須納入決策考量。吳密察強調,故宮改制一定會廣納大眾意見,因為博物館是具公共性的地方。
吳密察還說,故宮組改議題自行政院諮詢過後,未再和行政院進一步討論,目前無特定組改期程,仍須等待行政院對國家組織架構的整體規畫。
五倍券+重磅展覽
搶救人氣
公視夯劇《斯卡羅》掀熱潮、捧紅男主角李仙得,而故宮院長吳密察是台灣最早研究李仙得的學者之一。多位立委昨關心,故宮因疫情觀眾和門票收入大減,鼓勵故宮趁熱推《斯卡羅》特展。吳密察說,故宮典藏斯卡羅有關的原始資料不超過三件,須與擁有更多史料的台灣博物館和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故宮會祭出五倍券優惠,並推出重磅展覽搶救人氣。
根據故宮統計,故宮前年門票收入約八點五億,去年因疫情縮水剩一億,今年更慘到迄今僅一千九百萬元 。
吳密察指出,故宮南、北院會配合五倍券推出種種優惠措施,包括憑五倍券享九折、滿千送百等優惠。
此外,故宮北院十月起將有「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文人畫最後一筆──溥心畬書畫特展」,以及南院「亞洲藝術節──印尼月」等重磅展覽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