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鉗一鑷 鑲嵌萬頂神明珠帽

羅智華 |2021.09.27
1933觀看次
字級
王土涼說,珠帽製作程序相當費工,須根據神尊位階設計。圖/記者羅智華
媽祖娘娘的神尊位階屬於天后,因此藝師會在神明帽的前面,打造「珠簾」,象徵其尊貴地位。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運用尖嘴鉗、鑷子等工具,仔細鑲嵌著珠帽上的珠簾,走進位於嘉義的工作室,以一雙巧手點綴神明冠的珠帽創作藝師王土涼,正在為媽祖娘娘打造神明珠帽;今年高齡八十歲的他,入行迄今四十多年來,已製作過上萬頂珠帽。

或許是與生俱來的藝術天分與慧根,從小在廟口旁長大的王土涼,不只與神明有緣,更靠著一步一腳印的摸索與學習,以無師自通方式,練就打造神明珠帽的好手藝,並以高超技法、精巧作工打響名號,不只受邀為嘉義港口宮等廟宇製作珠帽,就連離島民眾也特別跨海委託,請他為神尊打理造型。

依位階設計

珠簾為天后專屬

值得一提的是,王土涼長年來專門替女神創作珠帽,像是媽祖娘娘、九天玄女、王母娘娘等神尊,而讓他擁有「女神造型設計師」的稱號。

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為彰顯神尊的莊嚴慈容,許多廟宇與信眾,都會為神像戴上作工精緻的神明帽,但正如同各宗教都有專屬的傳統儀軌要遵守,不同的神尊配戴的神明帽,亦有所不同,必須依照其位階與神尊屬性來量身打造,以免張冠李戴,反而對神尊不敬。

以在台灣相當普及的媽祖信仰為例,因媽祖娘娘的神尊位階屬於天后,因此藝師會在神明帽的前面,打造一整排垂珠串成的「珠簾」,藉此象徵其尊貴的地位,並在上頭裝飾精巧的鳳凰,除彰顯其女神的身分,也讓整頂珠帽看起來更加華麗、獨特。

要幫神明製作珠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王土涼說,珠帽的製作程序相當費工,除了要以雙手慢慢打造,還要根據神尊位階來設計;堅持純手工創作的他,更得歷經神像測量、繪圖製稿、鑲嵌珠子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而藉由這些程序,不僅能表達信眾對神尊的敬意,亦是成就宗教工藝與信仰文化的一環。

堅持純手工

每一頂都是唯一

「手上的每頂珠帽都是要做給神尊戴的,要悉心製作,才能傳達對宗教信仰的崇敬之意」,儘管已入行多年、製作超過一萬頂的珠帽,但王土涼一路走來,仍始終秉持初心完成每件受委託的作品,他表示,只有用心創作的珠帽,才能顯現神尊的慈眉善目與莊嚴儀態,以示對神明的尊重。不只如此,他還會在每件珠帽作品,寫上專屬編號與製作日期,因此每頂珠帽都是「獨一無二」的。

從入行以來幾乎全年無休、每天早上一睜開雙眼,就投入珠帽創作的王土涼,儘管因長年手工創作,而導致一雙手龜裂、結繭,但對他來說,有機會能為神明服務是一種榮耀。

尤其手工創作的宗教工藝,在台灣日漸式微,更令他深刻的感受到文化傳承使命的重要,未來他會繼續努力藉由自身技藝,讓神明珠帽創作的宗教藝術,可以持續傳承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