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驛座落新氣象 鮮活城市博物館 |2021.09.26 語音朗讀 42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高雄帝冠車站2002年創下全台最大文物搬遷紀錄,19年後重回城市舞台,蔡英文總統、前後任市長今天上午出席見證。圖╱劉學聖 【本報高雄訊】車站扮演交通樞紐,也是熙來攘往門戶,承載歷史軌跡及共同記憶,有80年歷史高雄驛就是好故事說不盡的老車站。高雄帝冠車站2002年創下全台最大文物搬遷紀錄,19年後重回城市舞台,蔡英文總統、前後任市長今天上午出席見證,許多高雄人說「熟悉感覺回來了!」學者建議,別將高雄驛當成單一圖騰,它是一座活的城市博物館,也是城市對外櫥窗。時空回到2002年,高雄人懷抱不捨與感傷之情,唱著「再會啦!車站」送走末班車,陪伴老車站卸下職務,建物向東南方平移82公尺蛻變成「願景館」。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一步步完成,沿線地下道、陸橋退場,老車站終能亮麗回歸,今年9月間,先向北挪移4.8公尺,之後向西挪移57.86公尺,現已回到中山、博愛路中軸線,比搬動前位置稍微往南,一樣面中山路,預計今年12月底完成定位,站區內新、舊建物輝映,在一幢幢高樓包圍下,80歲老車站自帶光芒,氣勢毫不遜色。高雄市長陳其邁說,鐵路地下化後,增加相當於8座中央公園綠地面積,綠地串成一條項鍊,高雄車站是項鍊中間的耀眼寶石,成為城市迎賓客廳,閃爍著城市記憶。前高雄市長陳菊(前排左起)、總統蔡英文、高雄市長陳其邁,見證高雄舊火車座落典禮。圖/林巧璉翻攝老車站與新站體未來如何順暢地連結?鐵道局表示,老車站座落在整體站區中軸線位置,未來旅客可經由老車站後方的樓梯及電扶梯,進出新站體下沉式廣場,進入營運區,旅客動線猶如穿越時光隧道般,可體驗豐富的時空轉變,也讓新舊站體自然融合。鐵道局南工處正工程司張維舜提到,約莫8年前,日本男子塗木誠治到台灣自由行時,由台灣友人陪同參訪高雄老車站,帶來一本相簿,當中包含13張老照片。塗木誠治提到,1940年蓋高雄車站時,父親塗木文夫是清水組工程師,有機會來台灣看到父親曾修築的車站,也感受到老車站被用心對待,內心無比感動,塗文誠治將珍貴老照片送給鐵道局,希望未來策展時能用得上。「老車站連結著太多人的情感!」張維舜說,他是土生土長高雄人,看到伴他成長的老車站屹立在城市舞台,繼續陪著世世代代高雄人,城市發展不只是增加更多光鮮新建物,能否留住老記憶也是重要一環。高雄驛重新定位再出發,前交通部長葉匡時說,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前身是奧賽火車站,值得台灣借鏡,期許高雄老車站能注入更多活力與想像,如此有重量感空間,需要更具深度規畫。高雄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啟仁表示,從高標準文化資產保存來看,車站周邊站體無法被完整保留,其實還是有遺憾,歷史建物之所以重要除了反映歷史真實性外,場域精神更是需要被重視,別將高雄驛當成圖騰,它是一座活的城市博物館,政府與公民都有責任讓歷史完整呈現。高雄新車站亮點則是採綠色工法的天棚,天棚營造出涼爽舒適半戶外空間,相當有設計感。圖/鐵道局提供 前一篇文章 台大、成大等國立四大學 設立「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 下一篇文章 學習歷程檔案疏失 教育部長潘文忠致歉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2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⑦2025.11.0803電塔變身巨獸 奧地利新地標2025.11.0804【養生百味】冬食淡素 防範疾病2025.11.0805鳳凰將轉中颱 下周二雨勢最大2025.11.0806陸航母福建艦服役 首採電磁彈射2025.11.0807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2025.11.0808高市早苗:台灣有事 日本擬行使集體自衛權2025.11.0809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10【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舊如舊 瑞三礦業整煤廠再生通霄電廠閃鳳凰 大煙囪「放倒」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訪歐返台 蕭美琴:處境艱難不退縮魏哲家:黃仁勳來要更多晶片興達電廠 應變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