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再出手打炒房,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中央銀行昨天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決議利率「連6凍」,維持在1.125%的歷史低點,並預測2021年、2022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5.75%、3.45%。引起關注的是,央行打炒房再出手,調整房市管控措施,今天起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調降購地貸款最高成數為6成;調降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最高成數為5成。
央行表示,理事會認為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持續當前寬鬆貨幣政策,有助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支持經濟成長,因此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1.125%、1.5%及3.375%。
展望經濟情勢,央行指出,今年出口持續強勁成長,內需方面,隨著國內疫情趨緩,防疫措施降級,國人消費信心漸回穩,加上政府將推動振興消費措施,民間消費可望回溫,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為5.75%,但明年有基期因素,預期GDP 趨緩。
物價方面,央行預測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為1.70%及1.17%,長期通膨預期溫和。央行也預測明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同降為0.92%,國內外機構預測平均約1.37%。
楊金龍:防地價帶動房價
儘管利率決策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但央行無預警宣布三度調整房市管制。央行認為,目前受限貸款成數雖有下降,但銀行不動產貸款增幅仍大,為避免過多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有必要採取預防性措施,進一步控管相關授信風險,因而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自9月24日起實施。
新增3大規範包括,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特定地區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及新竹市,展現緊盯房市的態度;調降購地貸款最高成數為6成;調降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最高成數為5成,並明定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規範措施除外條款之「一定期間」為1年。
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這次僅是微調,目的是提醒自然人的財務槓桿,且避免地價上漲帶動房價。央行業務局長潘榮耀補充,根據聯徵中心資料,今年6月底,有2筆房貸的自然人,擔保品坐落在六都加上新竹縣市的比重達到82.6%。
業者:宣示警告意味濃厚
對此,全國商總主席、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表示,雖然這次央行的力道沒有很大,但宣示、警告意味濃厚,就是希望房地產不要過熱,及開發商在買地、廣告宣傳時,要自我約束,不要亂炒作。
住商不動產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本次緊縮範圍在七都,資金可能流入未管制區,低價區域恐會漲更兇;低利環境下,大資本的投資者更有機會擇優進場,長期會讓市場重新洗牌,出現大者恆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