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老校長黃英吉 奉安佛光山

人間社記者戴慶華、李生鳳綜合報導 |2021.09.17
1155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左三)贈以星雲大師墨寶「福德傳家」,黃英吉長子黃文魁(右四)率家屬代表接受。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戴慶華、李生鳳綜合報導】花蓮四維高中前董事長黃英吉今年六月一日辭世,享壽八十六歲,黃英吉畢生奉獻教育,師承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佛法理念治校,並授證為佛光長者,顯見其與佛光山的深厚因緣與護持。因值疫情警戒期間,六月一日往生後未舉辦公開儀式,至九月十一日月光寺啟建三時繫念追思法會,由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法;九月十二日奉安佛光山萬壽園,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以星雲大師墨寶「福德傳家」贈予家屬。

教育界尊稱「老董」、「老校長」的黃英吉,出生苗栗,青年時曾投身軍旅,後自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一九七二年四維高中董事會聘請擔任校長,篤信佛法的黃英吉長者,重視品格教育,落實星雲大師推行的三好精神,樹立良好校風,讓曾經岌岌可危的四維高中,成為東部最具規模的高中職學府。

這所三好校園學生的畢業旅行必到佛光山,更是三十多年的傳統,也在花蓮當地見證月光寺的建設。

深耕花蓮教育

傳遞三好精神  

十一日的追思緬懷儀式,社會賢達有立法委員傅崐萁、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花蓮縣前縣長吳水雲、行政院東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郭應義、《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等近六十位貴賓與會,共同緬懷佛光長者的行儀典範。

追思緬懷活動一開始,在殊勝的彌陀聖號中,由家屬代表上香,現場瀰漫著感恩與祥和的氛圍,感謝黃英吉長者這期生命為這個家、社會、教育、國家及人間佛教盡心盡力,無怨無悔地耕耘,傳遞佛法的喜樂。大家一同在影片中,回顧黃英吉長者一生走過的點滴,以及辦學過程中的那份毅力與堅持。

傅崐萁介紹黃英吉長者的生平事略,徐榛蔚縣長及謝立德社長緬懷黃長者風範,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談黃長者的人間行者典範,四維高中教師陳怡欣及學生徐岑優,感懷心中最敬愛的「校長爺爺」、「英吉老爹」,最後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院長恭讀〈星雲大師為佛光長者黃英吉大德祈願文〉,大眾以最虔誠以及清淨的心,祝願佛光長者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他日乘願再來。

堅持大師信念

走過辦學低潮

追思緬懷後,九月十二日靈骨安奉於萬壽園淨土中。心保和尚表示,黃英吉與星雲大師有著深厚因緣,回憶二○一六年他曾在月光寺與黃英吉相談,深感長者對星雲大師的敬重,且力行大師理念,還說了一句:「有佛光山真好!」可見其對星雲大師、佛光山和人間佛教的肯定。

心保和尚將「福德傳家」贈予家屬,由黃英吉長子黃文魁、長女黃淑芬、次女黃淑怡等親屬代表接受。

黃文魁表示,父親在生命最後一刻沒有別的想法,就是心心念念要回到佛光山。父親一直引以為念的,就是在佛光山普門中學校門口前,遇見星雲大師,那場巧遇石破天驚,是一生的轉捩點,讓父親在辦學最艱困的情況下,仍能堅持下去,「父親留給子女的不是萬貫家財,而是最珍貴的信仰傳承。」黃文魁說,他們會秉持著父親的遺訓,繼續護持佛光山。

四維高中校長蔡忠和偕同十多名教職員,以及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等,十二日專程從花蓮赴高雄佛光山,前來送老校長最後一程。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和副住持慧倫法師、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傳燈會執行長如展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招明、陳秋琴伉儷,以及普門中學校長蔡國權等,前來萬壽園致意,共同緬懷長者風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