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日常】 疫情下的 傾聽擔當

文/思微兒 |2021.09.08
540觀看次
字級

文/思微兒

一向會將生活作息排好排滿的媽媽,在防疫三級警戒期間,無法跟朋友「相招」四處趴趴走,被迫禁足待在家裡的她,只好與電視為伴,每天不是追記者會就是收看政論節目。母女倆的通話內容常常「一發不可收拾」,媽媽總會在電話那端激動地評論起「現此時」的政局來。

鄰居淑梅本來幫女兒帶未滿一歲的小孫子,就已經忙得喘不過氣來了,後來又多了一個無法去幼稚園上課的大孫子。除了絞盡腦汁打理兩個孫子的起居飲食之外,還得排解天天上演的「兄弟鬩牆」戲碼,「一打二」讓她直呼快要抓狂了。每天哄兩個孫子睡午覺後,就是淑梅叩我大喊「神啊!救救我」的時段。

在影視產業工作的兒子,因為防疫警戒而中斷了所有的拍攝,每天到辦公室只能無所事事地滑手機、等下班,讓他怨嘆簡直是虛度青春、浪費生命。開車上下班約莫半個小時的車程,兒子就會在車上用免持聽筒地跟我大發牢騷,做媽的我也只能耐著性子,聽這個憤青怨天尤人。

姐姐被在家工作的老公和孩子天天催問「今天要吃什麼」,卻又每每抱怨「今天又吃這個」,已經瀕臨容忍限度的她,還經常因為所支持的疫苗政策跟姐夫不同而爆走,颱風尾掃到兒子後,家庭氣氛變得更加詭譎不安。一家人關在狹小空間裡還開闢了新的戰場,心情煩躁又沮喪的姐姐,就會在LINE裡對我叫苦連天。

不論是批評時局、數落家人、抱怨疫情或是無病呻吟,我都來者不拒地聽他們隔空喊苦,不多言、不批判、不搶話,讓每個人暢所欲言、一吐為快;然後在他們「報告完畢」之後,給予一些安慰和鼓勵。

當下,彷彿又回到了過去在機構擔任社工員時,負責接聽來自四面八方的求助電話,先耐心傾聽、同理支持、適時回應、安撫情緒,再共謀解決之道。

那段非常時期,家人和鄰居幾乎是「每日一叩」,或許是自己「寶刀未老」吧,才能成為周遭親朋好友依賴的「熱線」與情緒諮商擔當。因為疫情而有機會「重操舊業」的我,很樂意也備感榮幸,儘管手機總是沒兩下又得去充電了。

只期望,自己有盡責當好一個傾聽者,協助大家訴苦解悶,當他們清空了心中的垃圾桶,撐過那段戒慎恐懼的防疫時期後,會有力量繼續奮鬥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