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對於教育部管控博碩士班人數,甚至還要將大學分類,被歸為社區型者不能設研究所,台大、政大對大學分類表示贊成,但有大學校長痛批教育部「管太多」,根本是黔驢技窮,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台大校長李嗣涔表示,教育部想要根據加州系統,替大學分類,例如社區型就不設研究所,他贊成大學分級發展,因為可以保證研究生水準。
政大校長吳思華指出,分類的大方向他也贊成,因為不同學校扮演不同角色,不會浪費資源,對高教發展是好的,但他認為,社區型大學沒有博士班是對的,應該可設實務型碩士班。
對於明年博碩士班人數凍結一事,李嗣涔說,這對台大沒有影響,因為台大今年大學生到博碩士生人數共有三萬二千多人,已經飽和,且大學生和研究生比例約五十四比四十六,學校為了師生單位資源的使用,也不希望再增。
但吳思華表示,該校今年新成立生命科學研究所,只收十人,明年若能增為十五人,對新系所發展較好,且凍結人數有可能會影響後年要成立的應用物理研究所。
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認為,大學分類的方向是對的,但分成五類太細,三類就夠了,且不能因類別來限制設置研究所,例如社區型就不能設等,而應依學校需求和提出的計畫,教育部以評審制度來把關即可。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立大學校長表示,根據大學法,大學自主才能發展特色,博碩士人數應依市場機制調整,博士班招不到人,學校自然不會再招生,教育部「實在管太多了。」
這位校長說,根本是依輿論和立委要求做的,「完全沒政策」,且加州替大學分類是在學校設立時,依社會和學生需要分類設立,教育部現在反過來要替已設立的大學強制分類,根本不可能。
致遠管理學院校長朱文雄表示,這種事要從長計議,不能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若有大學被列為社區型就不能設研究所,對已設有研究所的學校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