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世遺+13 水療起源 歐洲SPA勝地登錄 |2021.08.17 語音朗讀 74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歐洲SPA療養勝地」是由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英國的11個城鎮組成。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專家今年7月底透過線上討論新增的「世界遺產」,共批准34個項目。其中歐洲占了13項,除了雄偉的「英國威爾斯西北部板岩景觀」,還包含多個城鎮組成的「歐洲SPA療養勝地」、「義大利帕多瓦14世紀溼壁畫群」等充滿歐洲藝術特色的建築,其中「法國哥杜昂燈塔」更享有「海上凡爾賽宮」美稱。1.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英國:歐洲SPA療養勝地(The Great Spa Towns of Europe) 「歐洲SPA療養勝地」是由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英國的11個城鎮組成;這些城鎮皆由天然泉水發展起來,它們見證了18世紀初到1930年代的國際歐洲水療文化,導致大型國際度假村的出現,相關設施包括花園、會議室、劇院以及水療中心等,體現人類價值觀與醫學發展、科學和浴療的重要交流。2.法國:尼斯,蔚藍海岸的冬季度假小鎮(Nice , Winter Resort Town of the Riviera)圖/取自UNESCO官網冬季度假小鎮靠近義大利邊境的地中海城市尼斯,在1860年這座城市被割讓給法國後,被擴建為著名的海濱長廊,被稱為英國大道;後來逐漸加入其他國家的冬季居民,例如俄羅斯,塑造出多元化的建築風格,讓這座城市作為國際冬季度假勝地而聞名。3.法國:哥杜昂燈塔(Cordouan beacon) 圖/取自UNESCO官網經歷400年海風海浪仍屹立不搖的哥杜昂燈塔,有著「燈塔之王」美譽,建於16世紀末,位於法國西南的吉倫特河口,遠眺大西洋。哥杜昂燈塔,矗立海水中,是波爾多對外船隻的重要指引。67公尺高的華美建築,倒映海水中,是全球唯一內建有禮拜堂的燈塔,也讓哥杜昂享有「海上凡爾賽宮」美稱。4.斯洛伐尼亞:盧比安納──普雷契尼克設計的永恆人文之都(The works of Jože Plečnik in Ljubljana – Human Centred Urban Design)圖/取自UNESCO官網該世遺為建築師普雷契尼克在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為了設計出「以人為本」的城市,在盧比安納那進行的實驗作品。他打造出一系列公共空間(廣場、公園、街道、橋梁等)和公共機構(國家圖書館、教堂等),並將其融入原有城市的自然和文化背景,在奧匈帝國解體後,順利成為斯洛伐尼亞的首都。5.西班牙:普拉多大道和麗池公園:藝術與科學的景觀之地(Paseo del Prado and Buen Retiro , a landscape of Arts and Sciences)圖/取自UNESCO官網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普拉多大道(Paseo delPrado)位於馬德里市中心,為著名普拉多博物館(ThePrado Museum)的所在地;不遠處的麗池(RetiroPark)則是馬德里最多人參訪的景點之一。麗池建於17世紀,原為國王菲利佩4世(FelipeIV)個人使用的離宮和花園,現為當地民眾、遊客都愛的都市綠地。6.德國:達姆斯塔特蒂爾德高地的藝術村(Mathildenhöhe Darmstadt)圖/取自UNESCO官網達姆施塔特藝術家村創立於1899年,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瑪蒂爾德高地(Mathildenhöhe),該建築群聚集了一群藝術家們在此生活並工作。藝術家村曾在1901年、1904年、1908年和1914年舉行藝術展。在1980年代末期,該建築經過重建,變成一座關於達姆施塔特藝術家村的博物館。7.義大利:帕多瓦14世紀溼壁畫群(Padua’s fourteenth-century fresco cycles) 圖/取自UNESCO官網義大利帕多瓦的遺產地由8個分布在帕多瓦老城區內的宗教和世俗建築群構成,1302年~1397年有多名藝術家在這裡創作了大量壁畫。圖為2017年12月15日在義大利帕多瓦,拍攝的斯科洛文尼禮拜堂內部的溼壁畫。8.義大利「波隆那拱廊」(The Porticoes of Bologna) 圖/美聯社中世紀後期,陸續有人居住在義大利波隆那居住。義大利「波隆那拱廊」起因,是西元1288年,當時政府祭出規定,波隆那每棟建築須在門前蓋拱廊,高度要有266公分,主要是要讓騎馬的人也可通行,在當時頗為發達的波隆那,時常可見銀行家、律師在拱廊下與客戶見面。全市目前有666個拱廊。9.荷蘭、比利時:慈善殖民地(The Colonies of Benevolence) 圖/取自UNESCO官網慈善殖民地為荷蘭、比利時的跨國財產,於1818年成立,是當時荷蘭王國作為社會實驗而創建,旨在消除貧困人口。目前仍然可看到7個殖民地,但只有荷蘭Frederiksoord、Veenhuizen、Wilhelminaoord和比利時Wortel的殖民地成為世界遺產。10.德國:施派爾、沃姆斯和美因茨的猶太人社區(ShUM Sites of Speyer , Worms and Mainz)圖/取自UNESCO官網德國施派爾(Speyer) 、沃姆斯(Worms)和美因茨(Mainz)等萊茵河畔的舒姆(SchUM)城市,曾是猶太教學術重鎮。那裡的居民共同組成了SchUM城市——SchUM是根據希伯來語的最初字母縮寫而成。這些城市影響了中歐和東歐猶太人散居地的文化、宗教和釋法。該社區知名景觀包括沃爾姆斯的舊猶太公墓和美因茨的舊猶太公墓。11.英國:威爾斯西北部板岩景觀(The Slate Landscape of Northwest Wales) 圖/取自UNESCO官網英國威爾斯西北部格溫內德郡(Gwynedd)板岩景觀被納入世遺名單。該處板岩採石場有超過1800年的歷史,在史諾多尼亞國家公園(Snowdonia National Park)的山區遺留了採石場、蒸氣軌道、工業建築與供水系統。威爾斯西北部在19世紀成為全球板岩生產中心,全盛時期可提供全球約1/3的板岩。12.羅馬尼亞:羅西亞蒙大拿礦業景觀(Roșia Montană Mining Landscape) 圖/取自網路羅馬尼亞羅西亞蒙大拿採礦景觀,歷史可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的金礦開採地。從公元106年開始的166年裡,羅馬人從該地點提取大約500噸黃金。該遺址展示了羅馬採礦技術與當地開發的技術融合,這種技術在早期的其他地方是未知的。13.德國、荷蘭:羅馬帝國的邊境──下日耳曼界牆(Frontiers of the Roman Empire -- The Lower German Limes)圖/取自UNESCO官網「羅馬帝國的邊境──下日耳曼界牆」沿著萊茵河下游左岸,從德國的萊茵地塊到荷蘭的北海沿岸約400公里,該世遺來自102世紀羅馬帝國邊境的一部分,綿延7500多公里。遺產中埋在地底的考古遺跡,包括軍事基地、堡壘、艦隊基地、運河和渡槽,以及平民住區、城鎮、墓地、避難所、圓形劇場和皇宮等。延伸閱讀 》》亞洲世遺+12 約旦好客之城、伊朗縱貫鐵路入列延伸閱讀 》》美洲世遺+4 秘魯天文建築算出太陽周期 前一篇文章 中職/相隔319天 林智勝本季首轟出爐 下一篇文章 中職/中信兄弟上半季封王 王威晨單場MVP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8【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興達電廠 應變演練澎湖馬祖包機 空中交通創舉中興新村活化 省主席官邸變身餐廳翡翠水庫支援發電 台電須付補償費林信義:台灣於APEC能見度提升國軍裝備採購 證實5案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