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西佛國 5代打造神佛金裝 羅智華 |2021.08.11 語音朗讀 33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蔡天民認為創作者要秉持初心,才能打造出莊嚴的佛像,圖為觀世音菩薩。圖/謝奇峰提供從年輕起跟隨父親蔡天民學習粧佛技法,第五代傳人蔡友誠用恭敬心創作。圖/謝奇峰提供蔡天民對粧佛技藝的自我要求相當高,堅持要以手工方式雕刻佛像。 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踏入府城神農街上的西佛國工作室,芬芳木頭香氣撲鼻而來,獲頒傳統工藝保存者的粧佛藝術家蔡天民,正拿著一把鑿刀,細心刻畫著福德正神土地公的臉部線條,心無旁鶩的專注神情,讓人難以想像他已經高齡九十二歲,從十六歲就入行,投入粧佛創作近八十個年頭,一路走來始終堅持以純手工製作,創作的佛像累積數量驚人,是活到老、創作到老的宗教藝師代表。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不只一般人需要穿著得體,安座於廟堂大殿上的神尊佛像,亦需透過工藝達人的好手藝,來彰顯神佛的大器莊嚴。文化古都台南有個傳承百年的五代粧佛家族,身為第四代的蔡天民,數十年來創作不輟,更將自身出神入化的技藝傳承給兒子蔡友誠,成為台南唯一跨越清代、日治與民國時期的粧佛世家。承襲泉州技法 作品遍全台傳承自泉州派技法的蔡天民表示,祖父蔡義培從中國大陸泉州飄洋過海,來到台南落地生根,此後將粧佛工藝「代代相傳」,知名台南大天后宮的媽祖像、西羅殿的廣澤尊王像、水仙宮的水仙尊王像,皆出自家族之手。從小看著父親蔡南山在工作桌前雕刻佛像,蔡天民也在耳濡目染下、自然而然走入這一行。蔡天民談到,所謂「粧佛」,是指裝飾神佛的傳統工藝,創作流程相當繁複,除了要先懂得挑選一塊好木頭,還得歷經粗胚、打底、牽漆線、著色等多道繁複工序,不僅處處皆學問,每個步驟更是環環相扣,才能呈現各尊神佛雕刻的生動氣韻,稍有疏忽就可能前功盡棄。禮敬諸佛之心 創作多元化從少年就入行的蔡天民,對於「粧佛」技藝的自我要求相當高,不只堅持要以手工方式雕刻佛像,更致力鑽研粧佛工藝,更將技藝融和宗教、藝術等文化底蘊,藉此發揚傳藝之美,同時傳達對神佛的崇敬之心。他的作品遍布各地宮廟,甚至有民眾從東南亞等地,跨海委託創作。雕刻工法講求傳神、自然的蔡天民強調,每尊神佛都是來自於信眾的虔誠供奉,身為創作者一定要秉持初心,才能不負所託,打造出莊嚴的佛像。在他的全心投入下,每尊神佛無論面容還是姿態,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深具威儀。一尊神像從開始雕刻到大功告成,得經歷數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是一門極為耗時的技藝。從年輕起跟隨父親學習雕刻粧佛技法的第五代傳人蔡友誠,多年來也一起鑽研神像雕刻,不只得到蔡天民的真傳,父子更攜手引領粧佛創作走向多元化,在傳統工藝領域蔚為佳話,將淵遠流長的宗教文化,透過雙手保存下來。 前一篇文章 慈鳳宮攜手科大 普查神尊 下一篇文章 溫哥華線上三好營 扎根真善美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5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6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光童軍木章訓練 傳承三好品德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桃竹苗金剛知賓培訓 300人齊聚寶塔寺北市記者公會 致力社會光明面報導 作者其他文章國際生物奧賽 我奪1金3銀奇美音樂節 12把名琴輪奏百年法蘭西 南華推跨域課程 寵物文創獲好評2025藝術自造祭 體驗造字、製書 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