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山人看電影】 譚雅的啟示《老娘叫譚雅》

文/楊鈺崑 |2021.08.07
832觀看次
字級

文/楊鈺崑



幾經波折的東京奧運終於在今年7月為全球帶來一場體育饗宴,除了比賽本身,許多背後的故事,像是業餘車手數學博士姬辛賀法單槍匹馬勇奪自由車金牌,史上唯一連續8次征戰奧運、烏茲別克體操媽媽丘索維金娜等,都十分動人,台灣選手的精采表現,更是讓國人每每隨著他們歡呼流淚。

看似正向陽光的體育活動,有時也會隱藏著晦暗的人生,例如2017年以「偽紀錄片」手法,改編美國前女子花式滑冰選手譚雅哈丁真實事件的劇情片《老娘叫譚雅》(I, Tonya)。

譚雅是女子滑冰史上第2位,也是美國第1位在比賽中完成3周半跳的選手,她在4歲時就已經展露天分,在教練黛安的指導下屢創佳績,但出身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底層家庭,譚雅並不是傳統滑冰界期待中頂尖選手的形象,不管是自己手做的服裝,或是出人意料的表演曲目,甚至是日常談吐。而這些多少影響了她在比賽中獲得的評價,也影響她的生活,惡性循環的結果,譚雅只能被迫中斷運動生涯在餐廳當服務員維生,直到黛安再次找到了她。

重拾滑冰的譚雅一心想做出改變,只是形象問題始終困擾著她。為了符合高層想要的「模範家庭」,譚雅與前夫傑夫重修舊好,並努力為參賽奧運而努力,此時卻發生了另一個選手南茜克里根遇襲的事件,而種種跡象指出傑夫身涉其中……

譚雅真實的人生故事固然扣人心弦,但這部電影引人深思的不止於此。運動使人健康,更有研究顯示運動會產生腦內啡,帶來正向的感受;只是當運動變成了競技,對某些人而言,已經無法如此單純的快樂,甚至變成了勝負的奴隸。而看似中性的運動賽事,有時反映的是某種特定的價值觀,是否反而扭曲了運動的意義?也許在我們享受精采的比賽之餘,因為譚雅的故事,能有更多不同的觀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