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貝里(左)和巴爾希姆(右)並列男子跳高金牌。圖/法新社

影音來源:BBC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6niRr50-MSBwiO3YDb3RA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東京奧運即將進入尾聲。嚴峻疫情下,各國選手除相互競爭,帶來精采比賽,也上演不少暖心場面。他們展現出的運動家精神,不僅超越勝負,更為本屆賽事增添人性光輝。
在田徑場上,卡達跳高運動員巴爾希姆(Mutaz Barshim)與義大利籍好友坦貝里(Gianmarco Tamberi)都跳過了2公尺37的高度,且在挑戰2公尺39之前,試跳都沒失敗過。
路透社報導,兩人挑戰2公尺39高度,各失敗3次後,奧會官員先是問他們是否願意加跳以決定贏家,然而由於腿部嚴重受傷,坦貝里宣布退出比賽。 這一刻的巴爾希姆應該可以雀躍且輕鬆的拿下金牌了!然而巴爾希姆這時卻走向裁判問道:如果我退出最後的嘗試,我們兩人是否可以共享金牌?裁判在商量後回應:是的,你們兩人可共享金牌。隨即巴爾希姆宣布退出最後一次嘗試。
看到這一幕,義大利的坦貝里激動的跑過來緊緊擁抱住巴爾希姆,興奮忘我的歡呼,掩面痛哭且在場地上翻滾! 看到了運動場上這一幕大愛無私的友誼精神,應該都觸動了所有的人。
2020東京奧運男子跳高決賽,意大利的坦貝里擁抱卡達的巴爾希姆,兩人共享了此屆的跳高金牌。圖/新華社巴爾希姆說:「他(坦貝里)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賽場上是,賽外也是。我們一起努力,這是夢想成真,是真正的運動員精神,我們在此傳達了這個訊息。」
這對坦貝里來說也是雙贏局面。他於2016年里約奧運揭幕前數天,不幸傷了腳踝。當時,他得知無法再參賽,之後花了很長時間療養。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巴爾希姆和坦貝里10多年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田徑賽場上一直是至交,但也從沒想過會有共享奧運金牌的一天。
巴爾希姆(左)和坦貝里(右)並列男子跳高金牌。圖/法新社這對好友最早於11年前的加拿大青少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相遇,之後經常在世界各地的賽場上對戰。在兩人都經歷類似的嚴重腳踝受傷後,更是惺惺相惜。
坦貝里表示:「我們很懂對方,成了朋友。我還出席了他的婚禮。我們都很想贏,都想勝過對方,但我們也很清楚,從事這項運動有多艱辛。」
巴爾希姆在2012年倫敦奧運獲得銅牌、2016年里約奧運摘銀。坦貝里則是首度在奧運奪牌,同時站穩了世界最佳跳高運動員之一的地位。
賽場上除了跳高出現感人這一幕,本屆奧運隨處可見暖心善舉。透過轉播鏡頭,可看到世界頂尖運動員溫暖對待彼此,不僅共同慶祝勝利、互相加油打氣,還有人真誠地安慰對手,替他們擦去失望的淚水。
稍早在今年新設的衝浪項目決賽,屈居亞軍的日本選手五十嵐(Kanoa Igarashi)在賽後記者會上主動替奪冠的巴西對手費瑞拉(Italo Ferreira)翻譯媒體提問,費瑞拉也開心回應對方:「謝謝你,五十嵐。」
更早之前,在男子800公尺賽跑準決賽中,美國跑者朱特(Isaiah Jewett)與波札那選手艾摩斯(Nijel Amos)不慎碰撞後雙雙摔倒在地,但他們沒有互相怨懟,反而伸手拉起對方,搭著對方的肩膀,一同越過終點線,展現動人運動家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