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議員陳揚在疫情期間協助民眾申請紓困方案,團隊設計整理紓困申請的流程圖,方便跟民眾說明。圖/劉星君
【本報屏東訊】受到疫情醒醒,許多家庭經濟困頓,政府陸續發放「擴大急難紓困」、「勞工紓困貸款」、「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等紓困、補助金,卻也引來詐騙集團蠢蠢欲動,甚至假冒政府機關或銀行名義詐騙。屏東縣近日傳出有人到民眾家裡,表示要幫忙辦理紓困申請,並拿走對方身分證與印章,民眾事後驚覺有異,向縣府反映。屏東縣警察局強調,「冷靜」、「查證」、「報警」是防詐騙關鍵三步驟。
「詐騙零容忍!」屏東縣長潘孟安特別指示縣府警察局查辦相關詐騙情事,避免民眾的救命錢被騙走。他強調,民眾遭詐款項往往難以追回,尤其政府針對疫情紓困的美意,卻反遭詐騙集團覬覦,可能造成一家生計難以維持。
屏東縣警察局表示,詐騙集團趁機利用疫情詐騙,包括可能偽造急難紓困申辦網址,以亂槍打鳥發送簡訊、電子郵件或Line訊息,引誘民眾點擊假網址,再趁機騙取個資或植入惡意程式。
警方指出,疫情指揮中心不會向民眾詢問銀行帳戶、身分證字號等,更不會要求匯款、保管帳戶等,凡是提到「帳戶、匯款、監管及要求提供身分證號」等關鍵字就有可能是詐騙。詐騙集團可能趁著疫情,假冒政府單位疫調名義,要求核對名字、生日、身分證字號、家庭成員及相關個人資料,藉以騙取個資,當接獲不明可疑電話、簡訊、網址連結,務必「冷靜」、「查證」、「報警」的防詐三步驟。
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表示,民眾向中央申請紓困的辦理方式,由中央規定。中央宣布紓困4.0方案商業服務類時,縣府成立單一窗口協助民眾申辦,從紓困6月7日公布至今,城鄉處工商科接獲紓困詢問電話為57通,紓困申請到今年8月31日止。民眾可多利用縣府單一窗口洽詢。
屏東縣議員陳揚在疫情期間協助民眾受理申請紓困方案,還有遠從恆春的阿伯特別到他的服務處,請他協助申請,陳揚說,紓困申請猶如闖關一樣,從資料填寫、文件整備,程序繁複,團隊還設計整理紓困申請流程圖,方便跟民眾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