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一位教育者 的身影

文/莊聰吉 |2021.07.23
1064觀看次
字級

文/莊聰吉

一個烏雲密布、傾盆大雨的下午,張校長緩步進入診間,雨水順著褲管滴下,卻仍面帶笑容說:「莊醫師打擾了,我可以將這些米置於診所,送給低收入的病人嗎?」

「不用啦!我這兒早有些善心人士共襄盛舉,買了不少愛心米,足夠了!」

「這些米不一樣,他是由敝校學生親自跪著播種、彎腰插秧,最後流汗歡呼收割的有機米。雖然醜了點,賣相不佳,但誠意十足,還請多多包涵。」客氣謙遜的態度,讓我難以拒絕。

算一算,一共十二包五公斤的米。「要不然,我放在這兒義賣,所得送給貴校做急難救助基金,這樣好嗎?」我靈機一動,出了個主意。

「這也不錯,學校位處崁頂偏鄉,有很多外配或單親家庭需要幫助。」我倆握著手相視而笑。

剛好當時沒有病人,經過一陣寒暄,始知張校長為了讓學生深刻了解農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日常,特地租了學校旁邊一塊農地,利用課餘時間請專業人士指導耕作。經過約四個月的用心照顧,才有了今天的收穫。部分的米已由參與學生帶回家享用,剩下的就送給附近貧困家庭。張校長說,這就是所謂的「食農教育」。

「課堂上,老師賣力教,學生不一定聽得下去,還不如帶他們親自到田裡耕種,晒過太陽、淋過大雨後,印象定更為深刻。胡適先生說過『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就是這個道理。」張校長娓娓道來,讓我欽佩不已。

「這就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道裡。小時候,每逢寒暑假,父母都會催促我到山上祖厝,幫祖父剪枝、除草。如今我當了醫師,才因此對於農夫、病人有同理心,想要進一步幫助他們。」我極力附和。

去年日本新冠病毒肆虐,張校長向師生、家長會募集了五千片口罩,送給姐妹校櫻花高校,被譽為教育版的「Taiwan can help」。沒想到,今年台灣疫情急轉直下,姐妹校亦湧泉以報,回送了六千片口罩,並附上一張「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交流三代,友情永遠」的卡片,讓張校長感動不已。

學校教育成功與否,主事者的前瞻決策與積極作為占有關鍵地位。而除了德育以外,該校今年學測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智育亦有口皆碑,也難怪少子化的今天,有些學校再怎麼廣告也招不到學生,張校長的學校卻人滿為患,學子趨之若鶩。教育者的用心,家長都是看得見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