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居家做園藝 職能治療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

 |2021.06.30
2891觀看次
字級
職能治療師建議,親子一同居家可以做園藝,有助紓壓,以及培養小孩的責任感。圖/Pexels

【本報桃園訊】疫情長期居家,親子間多出更多相處時間,但關係也容易更緊張,衛福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師李曉玫表示,疫情期間都長時間待在空間拘束的室內,身心壓力大增,非常推薦全家一起體驗園藝,與大自然連結,也有助於賦予孩子責任及成就感。

李曉玫表示,在家光線明亮的窗邊、陽台或室內一角作為植栽布置的重點,讓綠意點綴居住的空間,也可以引導孩子在情緒不穩時到該角落平靜心情。

居家園藝時,可以讓孩子選擇喜歡的盆栽,鼓勵用貼紙、奇異筆或是可愛的小裝飾自己布置盆栽,澆水、修剪枯葉、擦拭葉片灰塵等,並觀察不同時段、日期植物出現什麼變化,也能讓孩子有機會為其他生命付出,賦予責任心及成就感。

圖/Unsplash

植物需要定時確認是否需要澆水、修剪,李曉枚建議讓孩子安排日常作息的時候,加入照顧植物的行程,譬如起床盥洗後第一件事就是觀察自己的盆栽,增加孩子準時起床的動力。

此外,園藝還可以提供不同感官刺激,香草及具花香的植物可以提供嗅覺刺激;葉片有光滑的、絨毛的、有刺的、柔軟或堅硬的各種材質提供不同的觸覺刺激,而不同的葉片、花朵都有其特殊色彩呈現及變化,植物可以提供多變化的體驗機會。

圖/Unsplash

李曉枚提醒可以依據家中空間、光照、溼度等選擇植栽類別,增加栽培的成功率。若居住空間光照不足,可選擇菇類太空包、芽菜類的種植活動,只需噴水及快速採收的特色,非常適合學齡前幼兒參與。

如果是光線明亮環境,適合觀葉植物如虎尾蘭、黃金葛、龜背芋,修剪下來的葉子也可以做拓印、拼圖。另外,種子盆栽適合觀察植物成長變化,從處理種子、盆器選擇、種植到發芽都可以讓孩子一同完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