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等同耍廢? 心理師:耍廢是探索自我的好方法 |2021.06.30 語音朗讀 18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因疫情長時間居家就是耍廢?心理師認為,耍廢其實是自我探索的好方法。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自本土疫情蔓延後,民眾長時間居家,無論是上課、上班,還是平時的出遊日,都改成家中度過,往往造成作息不正常,變成所謂的「耍廢」。諮商心理師呂旭亞指出,其實新冠疫情是禮物,讓全世界的人都暫時減少對外的連結,此時要好好善用這段獨處的日子耍廢,找回失聯已久卻真實的自己。為什麼要獨處耍廢?呂旭亞說,「耍」是「遊戲」,「廢」是「無用之用」,獨處耍廢的意義,是一種理解、覺察,只有在獨處時才能覺知,所以人不是不能耍廢,而是時間的定義會讓人必須前進,若是沒有每日精進自己,人就會有種失落感。圖/Unsplash耍廢之於時間是一種浪費時間之於人們有什麼意義?呂旭亞說,時間是種競賽,有要跑贏的時間,不能落後的感覺,所以當無法每日精進自己、往前跑時,人會有一種落後感。當時間成為一種貨幣,會產生不可以揮霍、浪費的感受,意味著「對未來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因此耍廢當下什麼都沒做,或是沒有做任何跟未來有關的事,就會焦慮。圖/Unsplash疫情混亂下覺察內在力量「新冠疫情是禮物」,呂旭亞指出,平時人們習慣與外界連結,但疫情下,全世界的時間暫停,時間變得緩慢而混亂,產生自己與外在失聯的感受,此時必須接受「只能與自己相連」的新狀態,耍廢便是幫助自我探索的好方法。呂旭亞說,最初通常會感到困難,可能發現自己沒有動力去做任何有意識的事情,或是自己意志力弱,但後來會發現與自己的距離變近,期盼大家不被功利、目標綁架,享受耍廢時沒有特定目的的想像、遊戲與玩耍。 前一篇文章 「畫下心中的感動」留英女醫返台投入第一線 手繪採檢身影 下一篇文章 新冠快篩 讓她找到深埋鼻子37年玩具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3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4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5【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08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9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北竿海洋之旅加速台南修屋 加碼補助2萬元台東富岡港 湧漂流木高雄桃源路坍 車墜谷2死3失蹤災區重建 整合營造業搶修房屋北捷文湖線出包 影響8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