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房地合一2.0版7月上路,盤點財政部共祭出4大變革,包括短期持有定義加嚴、調高法人戶稅率、強化反避稅機制,並將預售屋、特定股權交易納入適用,被視為打炒房撒手鐧,即將啟動遏阻歪風。但疫情成房市程咬金,代銷業者預計今年推案量能減少約3成,推案量縮至1000億元,房仲業者則表示,房價恐難下跌。
今年7月起,房地合一將從1.0升級至2.0,在既有架構下,增加課徵對象、加大重稅威力,並一次補強1.0版存在的避稅漏洞,主要有4大變革。首先拉長適用35%、45%重稅期間。其次境內外個人及企業一律適用同樣稅率標準。第3課徵對象擴及預售屋、特定股權交易。最後強化反避稅機制,訂定計算稅額時可減除的「土地漲價總數額」上限,避免有心人士刻意拉高可減除項目來降低稅負,並明訂未能提供費用證明文件案件,只能以成交價3%作為費用,上限30萬元。
推案量估減 房價恐難降
據591新建案市調統計,在5月中旬發布防疫3級警戒後,全台僅17個新案進場,預估6月在疫情籠罩下,建商應維持保守態度,推案總銷量並不樂觀。
甲山林廣告總經理張境在指出,原先預期全年推案量約在1400億元左右,不過受到本土疫情影響,恐縮至1000億元左右。
房仲業者則表示,屋主售出房產獲利後,才會被課稅,不像奢侈稅無論賺賠都須課徵,因此屋主頂多少賺,不至於賠售,加上自用買盤充足,房價恐難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