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隔離衣致汙染惡化 紐西蘭研究回收利用

 |2021.06.17
1825觀看次
字級
疫情爆發使得口罩和隔離衣大量使用,導致環境惡化,有多國研究如何重新利用這些防疫工具。圖/Pexel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新冠疫情嚴峻,爆發這一年多來,防疫用的口罩和醫護人員所著的隔離衣用量大增,導致塑膠汙染問題惡化,英國、法國、澳洲等國家,都積極找尋回收再利用拋棄式口罩的方法,現在紐西蘭正在研究N95口罩等防疫工具重複使用的方法,若是成功有望增加4成的供應量。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據紐西蘭專家估計,僅在中國,每天就有數十萬噸個人防護裝備(PPE)進入垃圾掩埋場。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材料科學副教授施泰格(Mark Staiger) 說,「疫情大流行產生的廢物量絕對是龐大的。據估計,全世界每分鐘約使用300萬個口罩。其他研究表明,全球每天約有35億個口罩和面罩被丟棄。」

圖/Unsplash

由於口罩和隔離衣含有不易回收的塑膠,因此坎特伯雷大學、奧塔哥大學、奧克蘭大學自2020年開始共同研究,目前正在進行測試,看是否可消滅口罩上的新冠病毒,並讓PPE能再次使用,目標是對防護裝備進行安全消毒,以便一線工作人員使用,目前正進行最後階段,預計今年後半年完成。

施泰格說,如果成功,該系統可以讓N95口罩的供應量增加40%。

圖/Unsplash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PPE會在個人的皮膚、嘴巴、鼻子或眼睛與病毒和細菌之間形成一道屏障,它主要設計為僅使用一次。

根據Phys.org報導,這些用過的口罩常被扔進垃圾桶,然後運往垃圾掩埋場或焚燒,也有部分被丟棄在河流、海洋中,危害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正在加劇塑膠汙染。

報導指出,各國研究人員和企業正在尋找方法來消耗使用過的口罩及防疫工具。澳洲研究人員正想辦法把口罩製成鋪路材料;英國有人將使用過的防護裝備回收製成庭園桌椅,法國則有企業將口罩再生製成汽車踏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