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嚴峻 醫:減重是防疫重要一環 |2021.06.10 語音朗讀 17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脂肪細胞所分泌出的瘦素會增強身體發炎訊號,讓「初期免疫過強」,免疫系統可能沒殺死病毒,反破壞更多正常細胞。圖/unsplash 影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本報台北訊】國內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於8日突破300人,其中有90%集中在60歲以上高齡患者。8日新增的22例死亡中,一位年僅30多歲的女性為最年輕者,其因90多公斤的體重被研判為高風險個案。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民眾,「減重也是防疫很重要的一部分」。圖/unsplash病故的30多歲女性患者,5月31日PCR驗出陽性,6月1日住院、6日過世,從確診到病逝僅短短6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該個案曾接觸其他確診者,雖無慢性病史,但體重90多公斤,研判為肥胖的高風險族群。圖/unsplash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上表示,「真的不是在嚇大家,減重也是防疫很重要的一部分」,體重過重者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讓免疫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他解釋,當從未看過的病原體進入人體時,「初期免疫」會馬上拿起武器攻擊,而且會連正常組織也一起破壞。以感冒最常見的喉嚨痛為例,就是因為免疫系統發現喉嚨有病毒後,像拿起機關槍一樣掃射敵人時,也破壞掉咽喉附近的正常黏膜組織;如果病原體在肺部,就可能造成肺炎或肺水腫,情況當然更嚴重。圖/unsplash蕭醫師指出,脂肪細胞所分泌出來的瘦素會增強身體發炎訊號,使得「初期免疫過強」,免疫系統可能不但沒殺死病毒,反而破壞更多正常組織細胞。人體要等產生抗體後,才能較精準的殺到病毒,但體重過重者產生抗體的時間會比較久。他並提到「經濟學人」以英國統計數據分析,表明「肥胖和糖尿病是增加死亡率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他建議,若日後慢性病患者能優先施打疫苗,BMI超過30的人也應納入。 前一篇文章 拜登今會見強森 美、英將簽署新版《大西洋憲章》 下一篇文章 雙和醫院爆9人感染 病患陰轉陽傳給護理師、病友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8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9【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芬普尼蛋場 食藥署:逐批查驗玉山觀高山屋 下月起收費巨型蔬果牆 行銷中台灣鳳凰撲台 今明北東雨量恐紫爆 西拉雅部落學校 傳承文化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