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擔家計
在雅加達東區當「小銀人」孩童,最年輕的只有八歲,他們每天中午過後出來工作,傍晚回家。圖攝於五月二十一日。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雅加達東區某購物中心旁,中午過後常聚集一群十歲上下的孩童,輪流用銀色顏料塗上全身,邊塗邊嬉鬧,像在玩耍,但他們正準備走進車陣中,向駕駛人鞠躬微笑,賺錢貼補家用。
這群孩童是巴蘇拉購物中心(Bassura Mall)附近的居民,年紀最小的僅八歲,合買一罐約二萬五千印尼盾(約新台幣五十元)的顏料,足夠把頭髮、臉、脖子、耳朵、手臂和腳塗成「小銀人」,幸運時一人一天可賺十萬印尼盾(約新台幣二百三十三元)。
兩名八歲的女孩熟練地將顏料塗在臉上,閉起眼睛,用雙手把顏料在臉上均勻推開,像大人在使用化妝品一般。她們說,這是染布的顏料,塗起來涼涼的,但在陽光下,皮膚會癢,晚上洗澡時,用洗碗的清潔劑來洗掉顏料。
十四歲的南昂(Nanang)告訴中央社記者,他當「小銀人」大約一年半了,早上學校上課,中午過後開始工作,工作時間約三至六小時不等,傍晚回家。他的父親以吉他彈唱在街頭乞討,母親也是「銀人」。
南昂說,他是老大,有二個弟弟,去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父母收入減少,「我沒有其他工作機會」,因此才決定和媽媽一樣,當起「小銀人」。學校也知道他和其他同學課餘在當「小銀人」,「他們(學校)說沒關係,只要我們不要忘記課業就好」。南昂說,賺的錢大部分都給父母買食物和日常用品。有時候一天賺十萬印尼盾,少的時候只有五萬或六萬印尼盾,這讓他很挫折,但他仍一樣帶著笑容鞠躬,長大後希望加入印尼國軍,保衛國家。
印尼合法就業年齡為十五歲,十三歲可從事輕度勞動,但童工問題非常嚴重,尤其在偏鄉。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去年發表的報告,印尼十至十七歲的孩童中,約百分之七(約四百萬人)在工作或當童工,五歲至十歲的資料付之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