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水利署昨日召開旱災應變會議,水利署表示,這波降雨為全台主要水庫蓄水增加二點一億噸,以河川取水為主要水源之彰化、雲林轉為水情提醒「綠燈」,南投、高雄回復水情正常,其餘地區維持不變。水利署說明,最新抗旱目標是以七月底保留一個月公共用水,而若再出現一波強降雨,全台就有望恢復供水正常。
此外,包括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義及台南等減量供水「橙燈」區域的節水措施都有鬆綁。民生用水從全日減壓供水調整為夜間減壓供水,工業用水節水率調降為百分之七;非工業用水大戶及游泳池則調降為百分之十。減壓供水的黃燈的連江地區為民生減壓供水;水情提醒「綠燈」的彰化及雲林地區科學園區、工業區及科技產業園區,則自主節水百分之五。
至於何時可以恢復全台正常供水?水利署長賴建說,五月三十日的豪雨確保竹苗中彰未擴大節水措施,六月五日豪雨解除了中部地區的紅燈警戒,表示若再出現相同的規模,約一百二十毫米以上的降雨,就有機會讓全台恢復供水正常。
水利署表示,經過兩波降雨,全台水庫都有進帳,北部地區石門、寶山及寶二水庫合計增加一千六百五十六萬噸;中部地區永和山、鯉魚潭及德基水庫合計增加二千二百七十萬噸;南部地區南化水庫增加三千二百一十萬噸。
對於未來天氣狀況,中央氣象局說明,六月中旬到七月還是太平洋高壓增強的機率最高,要仰賴鋒面降雨機率比較低,但同時間午後雷陣雨及颱風均有機會成為台灣水源貢獻來源。
高屏農損 初估逾百萬元
但南部連日豪雨,雲嘉、高屏地區瓜果蔬菜浸水泡爛,造成菜價上漲約兩成。高雄初估農損近百萬元,屏東一百七十七萬元,雲林縣西螺等蔬菜產區損害達四十公頃,損害率近五成。水傷有延遲性,縣市府都估計後續損失還會增多。
雲林西螺、二崙、崙背等蔬菜產區受雨災影響,農業處估計蔬菜類損失金額逾六十九萬元。因疫情升溫,短期葉菜類受學校停課及活動停辦影響,需求減少,有部分農民休耕,菜價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