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台爆發社區群聚,5月11日至昨已有10004人確診,造成248人死亡,致死率達2.5%,超過全球平均致死率2.16%。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這是台灣目前確診年齡層偏高,且大都合併慢性潛伏疾病。
此外,疫情高峰過後的10天到2周,死亡人數明顯增加,使得致死率來到較高峰階段,將密切觀察。
臨床顯示,醫院患者及長照服務機構住民死亡率較高,截至6月5日晚間10時,台灣63家機構、15家醫院醫出現確診,共223人感染,260人被匡列隔離。在248名死者中,至少16人係因其他疾病入院,期間感染新冠而不幸死亡。
但機構及醫院總有多少人染疫死亡?指揮中心並未統計。
指揮中心統計,4月20日至6月5日共有9876例本土個案,其中1768人為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重症率約18%,60歲以上確診者3606人,重症達1227人,占34%。目前仍有264例使用呼吸器,2例使用葉克膜。
張上淳表示,致死率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主要為病人年齡、慢性疾病。台灣過去死亡率低,與當時病例多為年輕人有關,現在反過來,以中高齡長者為主,且幾乎都有潛伏慢性病,所以致死率偏高。
此外,如短時間內,出現大量重症患者,將造成巨大醫療負荷,重症照護的醫護人員本來就少,而照顧1個重症患者,需好幾名醫護,一旦人手不夠,就可能提高致死率。
中央對於死亡規模的掌握也面臨挑戰,雙北民政局累計至6月3日確診火化總人數就已達261例,但指揮中心到6月6日公布死亡總人數僅248人,數據相去甚遠。對此,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指揮中心判定後才會公布,數字一定會與地方有落差。
昨新增343例本土 新北最多
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歐洲國家在大流行時間,致死率一度高達7到8%,與長照機構群聚、醫療量能緊繃有關。
昨新增本土個案343例中,以新北市160例最多,其次為苗栗縣75例、台北市64例,雙北地區以外縣市共119例,苗栗因爆發電子廠移工群聚感染,人數激增,迄昨3家電子廠共206人染疫。南北科學園區都大為緊張,並強化移工管制措施。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中高年齡確診個案如合併慢性疾病,容易惡化為重症,死亡率較高。令人憂心是,疫情逐漸往中南部擴散,一旦病毒進入農業縣,當地老年比率會更高,且醫療資源不足,重症、死亡人數及致死率恐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