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繼深圳、蘇州、北京之後,數位人民幣紅包也到了上海。上海市政府4日晚間宣布,將推動數位人民幣紅包活動,向手機定位在上海的人,透過隨機抽籤方式發放35萬份、每份人民幣55元的數位紅包,總計發放人民幣1925萬元。北京也自6月5日起正式啟動20萬份、每份人民幣200元的數位紅包發放,總計人民幣4000萬元。
根據上海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在上海的個人可使用手機在6月5日0時至6月6日24時,在有關平台報名參與紅包抽籤,6月11日9時起將以簡訊方式通知中籤者。在紅包有效期內,可在上海、蘇州等試點城市的試點商店以及有關線上平台,使用紅包進行無門檻消費支付。
上海官方表示,這次紅包測試活動是數位人民幣研發過程中的一次常規性測試,致力推動上海市數位人民幣應用場景建設,有效服務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
報導稱,目前大陸的數位支付市場,幾乎被螞蟻集團和騰訊控股無處不在的支付管道壟斷。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3日已獲准開業。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日前在報告中稱,支付寶5月對部分使用者上線了數位人民幣模組,同時在選擇添加錢包營運機構的頁面,除了六大行外,網商銀行的圖示也已被點亮。這足以顯示數位人民幣對於取代第三方支付機構意興闌珊,其用意在與貨幣競爭。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力推數位人民幣引發許多擔憂,除了可能對貨幣使用者進行全面監控外,還可能產生一個以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國家為中心的新經濟區,進而破壞當前以美元為基礎的貨幣體系。一旦數位人民幣經濟區成形,西方國家透過阻止美元或其他主要貨幣交易的制裁,將變得毫無成效。因此,4日在倫敦舉行的G7財長會議正研擬制定數位貨幣發行規則,將數位人民幣納入全球監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