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指出,「環保」最終要保護的,不是地球的環境,而是人類。圖/天下文化提供
全台防疫宅在家,正是樂讀好時光!本報自今日起,每逢周五推出「好書陪你宅在家」系列,每周介紹一本好書,作為防疫心靈良藥,讓讀者不用出門,也能一同遨遊書香世界。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每次談到「環保」,許多人都會想到是保護北極熊、冰川、森林、海洋等,但《我們可以選擇的未來──拯救氣候危機》作者克莉絲緹亞娜.菲格雷斯、湯姆.里維特-卡納克,卻在書中直指:「環保,最終要保護的,不是環境,而是人類」。
二○一五年《巴黎氣候協定》是由聯合國一百九十五個成員國,共同通過的氣候協議,期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而克莉絲緹亞娜與湯姆為即為催生《巴黎協定》的擘畫者,兩人共同書寫的《我》書中文版,將在五月底問市。
書中提及,協定只是開始,「道路必須確實有人行走,才有價值」,更生動描述二○五○年,人類會有兩種未來世界,其一若是大家在減少碳排放量上毫無作為,未來就會成為升溫攝氏三度以上的「悲慘世界」,屆時空氣烏煙障氣、海平面上升、大地沉淪、內陸又炙熱如煉獄,飢荒疾病叢生。
反之,若人類積極作為,就有可能達到必須創造的「綠色世界」(地球暖化不超過攝氏一點五度),城市綠意、社區永續不再遙不可及,氣候難民問題將有解決方案,全世界成為一個互助合作的地球村。
兩人在書中指出,人類目前正處於關鍵的十年,現在還有改變的機會,端看我們如何選擇,「不能再縱容自己找藉口,認為應對氣候變遷完全只是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又或是某些人的責任。這項使命必須由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共同承擔,無論個人或整體,都無法逃避。」
他們提出每個人可採行的十項具體行動,包括「把自己視為公民,而非消費者」、「為地球復育森林」、「營造性別平等」等,並大聲疾呼:「氣候變遷的問題上,人類已經拖延太久,我們必須盡快走上這條道路,甚至是拔腿狂奔。」(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