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二十六日報導,由世衛生組織主導、耗資數十億元的「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這個透過全球統籌向近十億人口接種疫苗的理想主義行動,明顯與現實牴觸;各國置自身人口於優先的本能及全球疫苗生產短缺,重擊理想。
由於COVAX疫苗主要供應商所在地印度染疫案件激增,疫苗禁止出口,負責執行COVAX計畫的「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執行長柏克利,不得不向癡盼COVAX疫苗的全球九十二個開發中國家發布壞消息:原先承諾此時運達的新冠疫苗「跳票」了。
根據最初計畫,富國除了捐款,還會從COVAX計畫購買足夠該國至少一成人口的疫苗數量,這將有助為另外九十二個貧窮國家提供疫苗補貼,讓他們免費獲得疫苗;在全球最富裕國家/地區首次注射疫苗後的三個月內,COVAX畫也開始運送疫苗,速度堪稱神速,因為發展中國家通常需要五到十年才能獲得新疫苗。
但在疫情席捲拉丁美洲和南亞的中低收入國家之際,COVAX疫苗卻用光了;已運到並施打的COVAX疫苗總計七千二百萬劑,只占全球已出貨的十七億疫苗總數的百分之四,遠低於在五月底施打二億三千八百萬劑的原始目標。
印度血清研究所已表示,希望今年年底前重新開始發送COVAX疫苗;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希望部分供應可在第三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