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雙北醫療量能緊繃, 昨天有近二十名重症患者轉送台中治療,對於「北患南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同島一命,醫療資源互相支援,讓資源做最有效應用。陳時中強調,現在積極備戰,醫療量能雖緊張,但「絕對沒有崩潰」,他也預告,未來輕症和無症狀確診者留在居家隔離將會變成常態。
雙北是疫情重災區,中央要求全台醫學中心昨起必須清出急性病床數的一成,加上加護病床二十床,但仍然不及因應,雙北昨天共二十位確診者已送往中南部醫院。陳時中指出,由區域指揮官和緊急應變中心(EOC)合作,希望把病床調度效率達到最高。他也說,北部患者送到中部的情形很少,大多是集中檢疫所有需要住院的人才就近轉送。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全國已增加三千八百四十九床,為避免數據落差,中央不再公布雙北量能,以地方資訊為準。
雙北市昨天宣布專責病房規定鬆綁,可改採兩人一室,羅一鈞表示,很多專責病房開始建置區隔裝置、進行整建清消等,雖然可望紓緩病房量能,但勢必會加重醫護人員照顧負擔,需調整人力。
有學者擔心病室病毒濃度可能較高,導致醫護風險增。
陳時中表示,專家已研議空氣流向和排氣等建議,也積極與空氣濾淨相關單位募集,提供醫院使用。
昨天公布的死者,有在家中、集檢所或防疫旅館時惡化而死亡的案例。胸腔科醫師提醒,低血氧很危險但病人很可能無感,民眾居隔期間應準備血氧機,隨時保持警覺,但外界擔憂經濟弱勢者恐難如此配備。
指揮中心表示,患者確實可能「快樂缺氧」後續搶救不易,集中檢疫都有配備血氧機,地方政府會有補助,指揮中心也將針對居家隔離者訂定指引。
羅一鈞表示,將針對居家隔離的快篩陽性或確診者訂定指引,教導如何偵測潛藏症狀,所謂「快樂缺氧」是自身感覺無異常,血氧下降到一定程度,會有突發性狀況,指引也會建議民眾自我檢測血氧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