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易軒 高雄市楠梓區楠梓國中二年十五班
多樣的社會、富裕的生活中,常存在著選擇障礙,尤其在商家林立,網路和實體店面充斥的時代,要如何在其中找到經濟實惠又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商品,需要耗費不少心思與腦力。
「媽,這些要不要回收?」我在桌上看見一疊海報,知道回收車就要來了,想要幫忙。「哦!我還沒看完,不要收!」每當媽媽處理完家事後,就到客廳裡準備「做功課」,原來一直以來,媽媽都會把商店或百貨公司的海報留下來,把它們分成「日常用品類」、「衣服飾品類」等等。她喜歡參照上頭相同的商品,比對出最便宜的商家,將它們畫記下來,最後再一件件寫在筆記本上,準備前往採購。
每當媽媽發現之前買的價格和海報上的相比較為便宜時,她就整天笑開懷「你看這罐洗衣精,竟然貴那麼多,還好我有先見之明,老早就囤積了一些,否則就虧大了。」如果買貴了,則會大嘆兩聲。
媽媽常常一個人在桌上努力「做功課」,那專注的神情,真的比我還要用功。她正在費心證明「貨比三家不吃虧」,事實也告訴我們,媽媽真的是一位購物達人。她也會把獲得的「情報」通報給鄰居,所以,只要鄰居們有贈品或一些「好康」的消息,也會投桃報李,難怪她對「做功課」感到樂此不疲。
這一項特別的作業,讓媽媽的生活充滿樂趣,不僅能節省一些家庭開銷,也可以讓她享受在家中逛街的樂趣。我喜歡媽媽的這項作業,因為能夠讓操勞家事的她,有一項閒暇時的娛樂。只要她高興,當然,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家人。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不同形式的店家相繼出現,期待在店裡挖到「寶物」的媽媽,每次購物前都會做足功課,她總能有滿滿的收穫,以最實惠的價格買到想要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