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現在是5月梅雨季,卻不見降雨,南部高溫屢破38度以上,氣象專家賈新興直言, 5月降雨極不樂觀。另一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台灣的降雨沒有樂觀的條件,必須要做最壞的打算,應付這波長期的乾旱危機。
近兩周台灣已停電2次,台電昨日表示興達電廠一號機組故障,再加上電力負載幾乎達8成負荷,水力發電無法發揮,因此停電。
賈新興表示,未來一周,也就是5月19日至5月25日,太平洋高壓異常偏強,梅雨鋒面下不來;第二周(5月26日至6月1日),太平洋高壓減弱,南海轉為西南風,但是少了主角梅雨鋒面。
至於第三周(6月2日至6月9日),賈新興說,寄望雨神的降臨,西南季風降雨型態,降雨的量和區域需3至5天前才能逐步明朗,6月12日後,可能降雨就轉為,午後降雨的型態。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也提到,今天清晨梅雨鋒面不穩定的交界處,距離台灣北方超過兩百公里,明顯有段距離,台灣上空水氣略多,仍是顯著的高壓勢力影響,仍相對偏熱,但雲量略多,今天高溫比過去幾天在中部以北會略降兩三度,稍微感覺沒那麼熱,不過南部還是差不多。
彭啟明說,預計未來七到十四天,雖然有鋒面略往南接近,但始終都是弱弱的盤踞在台灣北方海面,對很需要解渴的台灣,幫助相當有限。
彭啟明表示,這樣的天氣,非常不像是典型五月梅雨的天氣,反而很像是梅雨過後,六月底、七月初,太平洋高壓延伸過來,宣告盛夏的大氣環流特徵。
彭啟明說,梅雨鋒面是東亞很特殊的天氣現象,雖然冷暖空氣對峙,是從台灣附近開始發展,逐步往北推動,但仍不時有南北擺盪的機會,目前只能期待仍有些意外變化的預測不確定,讓梅雨鋒面能接近台灣,帶來足夠的降雨補充。
(以下圖片擷取自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