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能源局昨公布2019、2020年度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其中包括預估2021至2027年用電需求年均成長2.5%,考量三接外推方案、中火燃氣機組爭議等因素,2027年前將新增4組民營電廠燃氣機組,且中火燃氣機組上線時程延後。另規畫太陽光電2026年後每年增設1GW(百萬瓩)、離岸風電2026年後每年增設1.5GW。
根據報告,去年疫情趨緩後經濟成長大幅提升,用電需求大增,全年用電比2019年成長2.1%,遠高於近10年平均,全年用電量2711億度。能源局表示,考量未來國內半導體產業相繼啟動擴產計畫,與美中貿易衝突後台商回流所帶動的產業投資量能,及車輛電動化政策推動下,預估未來2021至2027年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約2.5%,尖峰負載成長約2.3%。
未來電力規畫方面,由於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影響,將延後2年半供氣,恐影響2023、2024年大潭電廠供電能力,若有大型機組突然故障,備轉容量率可能不保10%、將亮黃燈;因此能源局規畫自2024年起連續4年新增民營IPP燃氣機組,研擬新需量反應機制以增加抑低用電成效,提高既有台中及永安接收站的供氣能力等,作為短期因應。
由於台中電廠燃氣機組面臨都審卡關,能源局將台中新燃氣機組上線時間各延後1年到2025、2026年;同時陸續增加協和、大潭、通霄、興達、嘉惠等燃氣機組,預計2027年前淨增加1450萬瓩新增裝置容量。燃氣接收站新建或擴建計畫則包括台中接收站、永安接收站、觀塘(第三)接收站、協和接收站、台中港接收站等。
再生能源部分,能源局表示,2026年後將以每年增設1GW為規畫目標,不分屋頂型或地面型;離岸風電2026年後目標每年增設1.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