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慶章創作門神展品「秦叔寶與尉遲恭」,其中含有蟠龍紋等近二十種紋樣。
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台南文化中心正展出《神紋樣》展覽,當人走進去時,就像踏入被紋樣與獨特圖騰環繞的大千世界,從「二十四節氣」到「三十六官將」等作品一字排開,令人歎為觀止,這些創作都出自於曾獲得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等榮耀肯定的彩繪名師廖慶章之手。
「早在千百年前,紋樣意象的體現,已融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尤其宗教信仰更為多元。」廖慶章表示,從廟宇龍柱到神明供桌,都可見到各種紋樣展現,門神則是集結精華之大成。他花了八個月時間,完成兩百五十五公分高的巨幅門神展品「秦叔寶與尉遲恭」,從頭到腳包含蟠龍紋、火紋、鱗紋、太陽紋、五福抱壽紋等近二十種紋樣。
除了常見的「秦叔寶與尉遲恭」,展覽亦展出佛教護法「韋馱菩薩」等多幅門神作品,筆觸細膩、用色樸實,讓佛像看起來慈眉善目、法相莊嚴,更呈現紋樣的千變萬化,彰顯宗教藝術內涵;「二十四節氣」系列作品,則以擬人化方式來呈現立春、清明、小滿、霜降等四季意象。
《神紋樣》即日起於台南文化中心展至二十三日,後續將以巡迴展在全台露面,六、七月分別前往台中大墩文化中心與台北中正紀念堂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