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到不了 髮型師手腳並用登山義剪

 |2021.05.08
1937觀看次
字級
髪型師張立欣每隔半年至少上山1次,為當地居民義剪。圖╱中央社

【本報花蓮訊】在台北精華地段擔任髮型設計師的張立欣(Ivy),每隔半年就會背起登山包,帶著剪髮工具,搭車到花蓮,手腳並用地爬上與世隔絕的大同、大禮部落,為山中的居民修剪頭髮。

大同、大禮部落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海拔約1200公尺,目前仍有20餘戶太魯閣族人留在山上,務農及經營民宿,雖距離山下只有約10公里,因車子到不了,居民進出只能靠雙腳,供電靠著發電機、太陽能板發電支應,獨特的生活方式,曾被外界稱作「黑暗部落」。

前往部落的山路並不好走,有許多陡上路段,需要手腳並用,走2個小時才能抵達大禮部落,因山區收訊不好,聯繫不方便,還得挨家挨戶找人,距離大同部落,還要再走上2小時路程。

髪型師張立欣,手腳並用地爬上與世隔絕的大同、大禮部落,為山中的居民修剪頭髮。圖╱中央社

大禮部落的陳姓族人,連續2年都看到Ivy上山義剪,但因農忙沒辦法參與,去年就半路攔截她,預約下次剪髮。今年5月Ivy上山,第一站就特別停留在陳姓族人工作地點,等到農務空檔幫他剪髮。

大禮部落居民錯過義剪時間,隔天清晨5時許就到Ivy落腳民宿等待剪髮,他上一次剪髮,是1年前義剪的時候,已經長到可以綁了。

Ivy說,3年前第一次上山旅遊,大同部落一家民宿阿姨得知她的職業後,請她幫忙剪髮,原本正苦惱著沒帶工具,阿姨隨即找出一把塑膠柄剪刀說「這是新買的,很利喔」。

Ivy說,一般剪刀跟專業的仍有落差,只能簡單修剪,阿姨看到成果興奮地找家人展現,當時心裡想「只是簡單的修剪,竟然能讓阿姨這麼開心」,隔年再上山,阿姨興奮地說「妳終於來了,我頭髮1年沒剪了,一直在等妳上山呢」。

聽到有人會剪髮,居民呼朋引伴來修剪,Ivy說,山上居民擔心短髮要常修剪,大多留著長髮,就算夏天,也忍著長髮的悶熱,她跟居民們承諾,「剪短沒關係,我會再上來幫你們修剪」,因此結下每年上山義剪的約定。

Ivy規畫每年至少上山2次,天氣轉熱前,會上山一趟,接下來暑假就是旺季,居民更沒空下山整理;再來是年底春節前,讓他們帶著新髮型漂亮過年。

髪型師張立欣每隔半年至少上山1次,為當地居民義剪。圖╱中央社

達道的家是當地海拔最高的民宿,也是兩個部落的中間點,是Ivy固定停留的據點,民宿老闆娘阿美姐頭髮白的快,她說,平時人力短缺,要張羅民宿、農務大小事,根本沒時間染髮,直到Ivy上山後,讓她能邊做事邊染髮。

阿美姐的先生黃大哥看到老婆後,直說「認不出是誰」,開心的拿起吉他,對著阿美姐唱起2人的定情歌。原本堅持不剪髮的黃大哥,也破例修剪留了多年的長髮,照著鏡子,滿意地說「這是50多年來最帥的一次」,頻頻拿出飲料,現烤當季的箭筍,熱情招待。

Ivy說,大同、大禮部落雖有流籠可以運送物資,但1公斤運費新台幣20元,背不動的物資才會用流籠,在山上的大多數的物資幾乎都是他們背上來的,一瓶沙士汽水,就已經是上等的禮遇。

Ivy曾邀請同業上山義剪,但多數人聽到上山走5小時,都打退堂鼓,每次義剪都是她獨自上山,她說,「爬山是我喜歡的事,剪髮是我會的事,在大山圍繞下剪髮很放鬆,一點不會累,只要還走得動,就會一直義剪下去」。

從事髮型業30多年,Ivy說,居民看著新髮型的表情、笑容,讓她找回從事髮型設計業的初衷,這裡就像她的休息站,比去五星級飯店睡一晚更舒服,她認為上山義剪,自己受惠得更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