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梯禪師有次中午看見侍者拿著缽,準備往齋堂的方向走去,就攔住侍者說道:「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呀?」侍者回答說:「要到齋堂去!」石梯禪師不以為然地申斥道:「看你手裏拿著缽,我怎麼不知道你要到齋堂去呢?」侍者反問道:「禪師既然知道,那麼為何多此一舉地要我回答呢?」石梯禪師這時才露出本意說:「我是要問你的本分事。」侍者聽完,便慎重其事的回答:「禪師若是問我的本分事,那麼我實在是要到齋堂去。」石梯拍掌讚歎道:「你實在不愧為我的侍者!」
什麼是「本分事」?一般來說,就是扮演好你自己的角色、各安其位罷了!所以佛教一直要我們肯定自己、肯定當下,因為肯定本分,才會老實修行,只有了解本分,才能安分守己;守本分的人不會妄求,生活較為自在,守本分的敦厚可靠,值得大家信賴;本分事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本分事是我們的目標,也是努力的所在,有人說:「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因為每個人的路,就是自己的「本分事」!
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班族朝九晚五,按部就班,都是守本分;郵差十年如一日、清道夫日無間斷,所謂「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就是守本分。日常生活中過路繳費、排隊購票、開車不喝酒、定期知納稅等,只要凡事照規定、守規矩,就是守本分。養兒育女是父母的本分事,誨人不倦是師長的本分事,精進勇猛是佛弟子的本分事,明心見性是修行人的本分事;守本分的人,多數憨直厚道、大智若愚,所以《論語》云:「剛、毅、木、訥,近仁」,總之,每人每事皆能盡忠職守,安貧樂道就是守本分。
知本分者,不會功高震主,守本分者,懂得敬老尊賢;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都是針對一生奉獻演藝工作者而頒發,諾貝爾世界和平獎,也是頒贈給終身倡導人權和平不遺餘力的人士,其實只要懂得安住身心,守好本分,行行都是出狀元的,怕得就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而一事無成,唐代悟達知玄國師說:「生天自有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只要大家認清自我角色,肯定生活即修行,那麼何處不是道場?光風霽月無時不現!
(斯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