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5月申報2020年綜所稅,免稅額、扣除額持平,但因納保法保障不課稅的基本生活費調升新台幣7000元,有利多口之家降稅,估新增27萬戶受惠;因疫情無力繳稅者,也能申請延、分期繳納。
安永執業會計師楊建華指出,只要家戶中所有人的基本生活費用的合計數,高於「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以及身心障礙、教育、幼兒學前、長期照顧、投資儲蓄特別扣除額」加總金額,計稅時可以增加減除差額,確保完整保障納保法保障不課稅權利。
舉例來說,育有3名就讀國小子女的5口單薪之家,2020年基本生活費合計為91萬元(18.2萬乘以5個人),但家戶適用的免稅額、扣除額合計僅88萬元,計稅時所得額將可增加減除3萬元。
依據財政部預估,今年將有27萬戶可受惠,累計受惠納保法保障降稅的戶數達205萬戶;減稅利益也比2019年增加25.51億元至96.57億元。
此外,基本生活費用提高也有利民眾列報扶養父母、岳父母、祖父母等直系尊親屬,按規定,直系尊親屬即使未滿60歲,只要年所得低於基本生活費用就可列報扶養,隨著去年基本生活費用標準提高由17.5萬至18.2萬元,列報扶養條件也隨之變寬。
KPMG台灣所會計師游雅絜表示,受疫情影響,無法於申報期內1次繳清稅款的民眾,可申請延期繳納,期限最長1年,或是分期繳納,最多分3年。
另財政部也調增2020年執行業務所得者的費用率,透過拉高費用比重,降低所得金額,達到實質減稅效果。
楊建華說,去年因受隔離、檢疫或身為照顧者收取政府提供的防疫補償,均可免納入今年5月綜所稅申報,照顧新冠患者醫事人員所領取的醫事津貼,報稅時也免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