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張彬彬、楊偉村台北報導】國際佛光會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二十日於普門寺舉辦「星雲傳承電影讀書會」,共同深入《星雲傳承──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紀錄片,由國際佛光會普門教師分會趙玉美帶領導讀,透過問題搶答、分組討論與分享,讓與會大眾認識佛光山、了解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慈心悲願。
趙玉美說明,大師的人生觀是「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佛光山成就祕訣是集體創作,舉凡菲律賓光明大學、巴西如來之子等,皆是實踐「給的哲學」。大師心繫眾生,不只打造全世界最成功的無障礙空間──佛陀紀念館,更是以慈悲度眾的最佳展現。
在分組討論中,近百人共論如何接引年輕人親近佛教?可以為佛教傳承做些什麼?佛光人李淑芬表示,佛光人要自我修持、待人接物力行三好與四給,信仰傳承身教與言教非常重要。陳俊發說,大師中心思想是「心甘情願」,他參加短期出家後,接引女兒受五戒,體悟到信仰傳承要先改變自己。
普門寺如言法師開示表示,佛教要與社會接軌,需要涵養國際觀,不斷創新、求新,成為接引大家親近善法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