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項目霧煞煞 醫師教6原則選擇 |2021.03.09 語音朗讀 16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健保費漲聲響起,媒體屢傳名人因病離世,許多民眾哀聲連連,而有「錢愈來愈薄,以後會看不起病」的嘆息。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指出,90%的人經過健康管理後,其醫療費用會降到原來的10%,而10%的人如沒有做好健康管理,其醫療費用竟比原來上升90%,因此,投資健康檢查,就能減少醫療費用及健保支出。樂生療養院社區醫學部主任郭紋翠說,國人近20年的醫療費用支出,約成長93.8%,是同一時間裡總支出成長幅度的3.7倍,但其中並不包含健保費。郭紋翠表示,健康檢查之目的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罹患疾病機率及防止疾病惡化。只是面對琳瑯滿目的健檢項目,民眾不僅滿頭霧水,也有「做得愈多愈有保障」、「比較貴就比較好」及「儀器愈先進愈好」等迷思,對此,郭紋翠提出以下建議:投資健康檢查,就能減少醫療費用及健保支出。圖╱取自網路一、善用免費資源:持健保卡至合約醫療院所•成人健檢:40-64歲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35歲以上小兒麻痺者、65歲以上一般民眾每年1次。•B、C型肝炎篩檢:年齡為45-79歲(原住民 40-79 歲),終身1次。•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女性,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篩檢: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大腸癌篩檢: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投資健康檢查,就能減少醫療費用及健保支出。圖╱取自網路二、職場體檢加選項目:員工體檢搭配幾項自費健檢,避免多抽血或空腹。三、針對自己比較介意或有家族史的項目檢查:家族癌症病史針對部位定期健檢。四、可周期性檢查不同的部位:價位愈高的通常包含比較多的精密儀器檢查,依預算安排健檢較無負擔,每年做不同套組,2-3年做一個循環。五、諮詢專業人士或家庭醫師:健檢中心會有專人可以諮詢及提供規劃,也可尋求醫師的建議。六、就近的健檢中心:醫師便於調閱報告,民眾也便於就診。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前一篇文章 文化部政務次長 政院宣布李靜慧接任 下一篇文章 東北季風增強! 北東局部短暫雨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7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8【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09【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10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