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煙壺像極了玉米 吸引小朋友目光 |2021.02.19 語音朗讀 17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故宮館藏鼻煙壺「清19世紀 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因為形似玉蜀黍,是「最吸引小朋友目光的鼻煙壺」。圖/取自臉書 【本報台北訊】國立故宮博物院在臉書粉專「國立故宮博物院National Palace Museum」,PO出館藏的鼻煙壺「清19世紀 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因為形似玉蜀黍,是「最吸引小朋友目光的鼻煙壺」。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全高8.1公分、寬3.1公分,故宮說,它是模製非常寫實的玉蜀黍造型鼻煙壺,附有綠料蓋子與牙匙。模製寫實玉蜀黍,有圈足,直口。共40件鼻煙壺裝於一木匣,收藏於華滋堂燕喜堂。故宮去年7月31日起在北部院區舉行「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圖╱取自故宮官網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造型逼真,網友直呼可愛。網友Pallas Lu透露,「記得聽策展人導覽時說過,這裡鼻煙壺很多都有故事,唯獨這造型奇特像玉米的鼻煙壺,沒什麼故事」,也有網友說「看起來就想啃」、「突然想吃烤玉米」、「看起來好像玉米冰淇淋」、「明明就玉米筍」。故宮說,鼻煙(snuff)源自西方,早期翻譯成「士拿乎」,在康熙皇帝時業已傳入。將鼻煙翻譯為「士拿乎」或可反映當時鼻煙稀少而珍貴,僅於宮廷與王公貴族間,屬於士大夫以上階層流通。故宮去年7月31日起在北部院區舉行「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圖╱取自故宮官網故宮說,不同於西洋用盒盛裝這種輕細的粉末,清代宮廷將其改成小口、廣腹帶匙蓋的鼻煙壺,成為當時的時尚風潮。從早期的各色玻璃到套玻璃,還有各種礦石牙角的雕刻,再到金屬胎琺瑯以及極難燒製的玻璃胎琺瑯,或是瓷器、甚至葫蘆工藝,到後來為裝鼻煙而發明的內繪玻璃,幾乎囊括當時各種製作工藝於方寸間的小瓶。故宮去年7月31日起在北部院區舉行「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展覽,故宮表示,故宮收藏大量清宮製作最精美的鼻煙壺,選展各種材質之鼻煙壺,從雕刻、燒製、琢磨等工藝角度理解其製作及所呈現之時代特色,且以珍藏、日常到賞賜等不同目的,看到清代工藝之縮影,更是清宮微型藝術之精典。從技法的創新,到各類材質所展現之技藝,以及使用與欣賞的各種意境,體會清宮鼻煙壺的新藝境。故宮去年7月31日起在北部院區舉行「士拿乎—清宮鼻煙壺的時尚風潮」。圖╱取自故宮官網 前一篇文章 部桃群聚40天畫句點 數百醫護雀躍釋重負 下一篇文章 影/日月潭水位16年來最低 遊客爬3層樓搭船 熱門新聞 01【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2025.07.2702泰柬衝突升溫 釀12死 31傷2025.07.2503男孩個性衝動 與睪固酮有關2025.07.2604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2025.07.2705呼吸 蘊藏身心能量2025.07.2706落葉與離層部位2025.07.2507【紅塵禪煙】彼岸2025.07.2708林聰明行三好淨三業新書發表 推動三好願景2025.07.2609一次失敗的經驗2025.07.2510庭院不除草 吸引鳥兒回來築巢2025.07.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透過AI與數位李登輝對話罷免大失敗 誰負責 綠黨魁去留 中常會賴表態M1A2T戰車 第2批抵台2手屋5月成交3889筆 創新低藍區域聯防奏效 諸侯立功大罷免今投票 藍綠大催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