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炒匯糧商抓到了!央行昨天下午臨時召開記者會,指出在台八家糧商大量承作新台幣遠期外匯交易進行炒匯,而有四家外銀未善盡認識客戶(KYC)責任、未確實查證實需,央行最快農曆年前祭出處分,最重可撤銷外匯業務執照。
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才剛上任,初登場就是大戲,昨天除了公布專案檢查結果,對違規受理炒匯糧商的銀行祭出處分,也呼籲企業不宜利用國外借款進行炒匯,籲請銀行落實管控機制。
蔡烱民表示,央行報表稽核發現,部分外商銀行在台分(子)行自二○一九年七月起,大量受理在台八家糧商公司新台幣遠期外匯交易,至二○二○年七月累積承作金額高達一百一十億美元,經專案檢查案關六家銀行後,發現在台糧商有以商仲貿易為名,大量承作新台幣遠期外匯交易進行炒匯,影響外匯市場穩定。
指定銀行應確實執行KYC作業及查證客戶文件的實需性、關聯性及合理性,卻未善盡責任,央行直言,已違反新台幣遠期外匯「實需原則」。
央行表示,六家銀行都是外銀,有兩家銀行內部覆審發現異常,在專案檢查前主動停止與其承作交易,並積極處理結清未到期部位,情節相對輕微,央行只給予處置函,並於去年十一月處理結案;至於其他四家銀行,央行近期會祭出處分,最重可撤銷外匯業務執照。
央行依照「銀行辦理外匯業務管理辦法」,可對銀行祭出處分,但對炒匯糧商鞭長莫及;央行官員對此表示,糧商可能涉及稅務問題,會把資料移轉給相關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