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現首例新冠變種病毒個案(案七九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再公布,第二例英國變種病毒個案,為本國籍二十多歲男性(案七九一),去年二月至英國就學,十二月二十二日返國,與案七九二非同班機;國內從上月十三日至昨天,在過去十四天有英國旅遊史的入境者達二百人,將全數追蹤,期滿進行採檢。
驗出第一例變種病毒後,眾多縣市停辦跨年活動,民進黨執政縣市跨年活動相繼改為線上,外界質疑指揮中心並未說出疫情真相,對此,陳時中昨嚴正駁斥,絕對沒有隱匿疫情,不論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及綠營市長詢問,「我給的答覆都一樣」,沒有要求地方停辦,國內只需維持防疫強度。
陳時中說,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社區感染的疑慮增高,本土也沒有出現不明感染源個案,集會活動防疫模式還不用進入下一階段,防疫不是單一單位的責任,「中央訂規則,地方遵循」,沒有地方、中央互相甩鍋問題。
醫:北台風險高 應強化防疫
案七九一持有登機前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肌肉痠痛症狀,安排就醫採檢確診,檢測Ct值為二十三,病毒量較高,所幸其發病前兩天至到發病後未與親友接觸,所以未匡列接觸者。
我英變種病毒感染者皆留學生,莊人祥認為,可能與耶誕節至跨年間是留學生返國潮有關,暫時不能證實變種病毒僅針對年輕人;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年輕人是否為變異病毒易感族群仍待更多科學證據,也可能與年輕族群對於防疫政策服從度較低有關。莊人祥說,變種病毒致病嚴重性與舊病毒差不多,需進一步研究變種病毒的傳播力,及是否對民眾造成跟其他病毒株不同影響。
振興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警告,英國變種病毒侵入社區會更糟糕;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也贊成,海外風險壓力真的太大,雖各國疫苗陸續開打,但逾半數不願接種,今起邊境加強,但本國籍人士仍可返國,點名北台灣風險高,未來各地大型活動同時應強化防疫力道。
昨日國內新增二例境外移入新冠確定病例,分別為英國男子(案七九九)及印度男子(案八○○)個案。兩例均持有登機前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且均無須匡列接觸者。
台灣輸出+1 上海累計4例
另外,上海市衛健委昨天通報,去年三十日透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統計,有六例境外移入性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其中一人來自台灣。據悉,這應是台灣輸出至上海的第四例新冠確診病例。
通報指出,這名確診台灣民眾,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自台灣出發,當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對此,莊人祥表示,已向陸方發公文,了解確診者的個資、航班資訊等,陸方回覆「有結果會立刻告訴」,但指揮中心尚未收到消息,對方可能還需疫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