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教育部日前針對全國國小、幼兒園遊具進行調查,不合格率卻達八成之高,要求二○二二年八月前須全數改善完成。各縣市教育單位正努力協調學校提計畫、申請經費,不過台東縣教育處卻發現業者疑有囤貨情況,想趁機大賺機會財,擔心屆時有經費也無法發包;另國家安全規範和檢驗機構標準不一致,擔憂未來管理恐成難題。
遊具業者強調,校園遊具汰換速度不快,一般不會囤太多貨,以往由各校各自招標,這次是全國性標案,預料最後還是會統整處理,否則六都校數多,若由學校各自處理招標作業,恐怕流標機會大。
為了讓遊具符合「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教育部擬投入二十一億元經費,協助各縣市展開汰換或改善工程。
不過台東縣教育處體育保健科長林邦遠直言,「沒有一個縣市有把握在期滿前完成」,且初步還發現有業者在「囤貨」,想趁改善期滿前,大賺機會財。
也有校長指出,這次全國性採購案利潤驚人,曾試著接洽業者,但得到回應是「單一學校契約恐怕不符合公司成本」,對投標興致缺缺。也有業者私下透露「大家都想搶六都和人口百萬以上縣市的經費」,小縣市生意不是主要目標。
台東縣卑南鄉一所國小校長說,不可能短時間內馬上變合格,「各校心情很惶恐」。為此,台東縣教育處表示,台東不少學校在偏遠山區,運送成本可觀,決定分區多校聯合招標,盼吸引業者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