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尿路結石不致命,但痛起來要人命!東元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戴順慶指出,根據台灣地區問卷研究,尿路結石盛行率約百分之九點六,男女發生率約三比一,復發率每年達百分之十五以上,三年內約有一半的患者會再復發,長期不治療恐導致腎臟機能衰竭、尿毒症等,或因感染變成腎膿瘍、敗血症等危及生命安全。
戴順慶表示,尿路結石是指泌尿系統中的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的結石,因結石滾動而卡在輸尿管,導致尿路阻塞、泌尿道感染,引起病人腰部及下腹部絞痛,十分難受;引起的因素甚廣,如年齡、性別、人種、地理區域、季節、氣候、飲食習慣等外在因素,或泌尿系統解剖結構異常、新陳代謝失調、感染發炎等內在因素,都與結石的形成有關。
一般來說,零點五至二點五公分的腎臟或輸尿管結石,治療方式可利用體外震波碎石,結石震碎為沙粒狀,可隨著尿液自然排出;泌尿科主任黃賢祥說,療程時間約四十分鐘,術後三周內粉碎的石頭會排出體外,非侵入性的治療相對安全、病人接受度也較高。
他也提醒,不會痛的結石比會痛的結石更危險,恐因結石長太大而自知,想避免尿路結石建議民眾多喝水、少憋尿才是預防之道。此外,曾有結石病史或術後病人,術後務必回來門診檢查,並定期追蹤直到石頭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