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澳佛子 求受五戒菩薩戒

人間社記者陳昭良、楊蕊詩、李艷連線報導 |2020.12.14
1233觀看次
字級
南天講堂 佛光山南天講堂透過直播,首度舉辦甘露灌頂三皈五戒菩薩戒典禮。圖╱南天講堂提供
西澳道場 西澳道場戒子們相互分享學佛感動。 圖╱人間社記者孫景樓
南天寺 南天寺戒子隨著儀軌收攝身心。圖╱人間社記者Shirley

【人間社記者陳昭良、楊蕊詩、李艷連線報導】佛光山南天寺六日舉行「二○二○甘露灌頂三皈五戒菩薩戒典禮」,南天講堂、西澳道場同步連線,禮請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證盟授戒,引領近二百三十人發心皈依受戒,成為正信佛教徒,坦然面對無常,重新尋得「心」的安住處。出生三周的新生兒到七旬長者,有兄弟、母子、夫妻、朋友共同參加,期盼透過皈依三寶的力量,找到正信、正念的信 仰價值與心靈依靠。

滿可法師闡述「戒的真義」,說明「戒」是「自由」,不守法、不守戒才會失去自由。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約束,屬於他律,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佛教的戒律不是只有消極禁止做一切惡事,更要積極的行一切善事,讓起心動念能夠不斷淨化,「實踐菩薩道的行者,應該把握戒的真正精神」。

分享法喜

增添持戒信心

為讓戒子提升宗教層次並具足威儀,主辦單位於典禮前安排佛門禮儀、講菩薩戒、講五戒、人間菩薩行、佛教的真理──人間的解行、華嚴十玄門、得戒和尚語錄等課程,並由引禮法師協助戒子演練穿搭縵衣;分組座談探討受戒對生活的影響,為戒子消除諸多心中困惑,安心受持戒法。

因應疫情影響,同時配合澳洲政府防疫政策,運用科技網路技術,相隔近四千公里遠的南天寺與西澳道場,能夠跨州直播九場戒會課程及典禮,讓信徒於鄰近道場參與。背後幕僚功臣為直播組,匯集八位南、北雪梨佛光緣的佛光青年、佛光會員,從對設置器材的生疏,到對外直播的熟練;組長戴嘉逸表示,因戒會因緣,大家一開始都很陌生,而後互相熟悉,從字幕到攝影方面默契良好,「沒有大家共同的努力,就不會有這麼好的成果」。

雪梨的西方戒子Androw Howes表示,在疫情艱難時刻,受持五戒及菩薩戒,心中感到非常榮幸和歡喜,也正是自己想要實際付諸行動的準則。

受持菩薩戒的陳宏軒表示,過去居住在台灣高雄,沒有因緣接觸佛光山,來到澳洲後,因疫情期間發心貢獻一己專長,協助寺院修繕工作,進而開始接觸佛法;戒會課程對自己意義重大,了解更多佛法,也發願要行三好,讓世界更美好。

信仰傳承

家庭和諧之源

楊寧、王岩與七個月大的女兒,一家三口參加三皈依典禮。楊寧表示,從一開始參與南天佛光青年書院,跟著法師學習佛法,不斷反省自身問題,調整做出改變,未來可以用佛法引導、教育女兒,對家庭及社會帶來更多美好。

郭曉、任曉歐夫婦帶著五歲兒子郭子煜參與皈依。任曉歐說,回憶去年曾看到有全家參與法會的法喜,當時就發願也要帶家人一起參與,今年先三皈依,明年再受五戒,未來再參加佛光童軍團,全家精進學習佛法。

菩薩戒新戒張喻婷和許多人一樣,擔心自己沒有辦法守戒而不敢跨出去那一步,決定在受菩薩戒前一個月開始茹素,做一個「菩薩戒預習生」。後來她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被「吃」的欲望束縛,卻不自知,更體會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守戒是更大的自由。放下後要能提起,放下心中的欲望貪念,才能提起佛法真義。一位五戒受持者看到小小年紀就受戒的小朋友,發願來世也能從小就皈依三寶。戒會圓滿時,有人迫不及待地歡喜展示領到的戒牒,宣告自己新身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