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痺之父 羅文思神父逝世

 |2020.12.11
2306觀看次
字級
來台奉獻超過半世紀的荷蘭籍的羅文思神父日前病逝,讓早年被他照顧過的小兒麻痺患者感到相當不捨。圖為二○一三年神父獲頒榮譽縣民證,接受小女孩獻花。圖╱資料照片

【本報宜蘭訊】來台奉獻超過半個世紀的羅文思神父,曾照顧過上千名小兒麻痺的兒童獲得重生,他在三年前自覺年事已高,不願造成台灣醫療負擔,返回荷蘭靜養,七日病逝於天主教遣使會的荷蘭會院,享年八十四歲,以前被他照顧過的患者得知消息難過不已,流淚說:「神父永遠存留在我們的心中。」

羅文思神父生於一九三六年,二十七歲來台傳教,隔年擔任礁溪天主堂主任司鐸。

那個年代有很多孩童因病毒感染發燒、罹患小兒麻痺,鄉下父母親無力讓孩子開刀治療、接受長期復健,有些只能任其在地上爬行,讓他看了很不捨,於是向國外募款,一九七一年在礁溪天主堂後方空地,創辦了全台第一間照顧小兒麻痺者的「文聲復建院」,說服家長同意把孩子送進來接受照顧。

最溫暖背脊 化作病童雙腳

文聲收容照顧過上千名兒童,有的住了十幾年,直至在社會上有工作才離開;最讓人感念是,羅文思神父常背著不良於行的孩子,上台北的醫院手術治療,照顧出院後,神父再把孩子背回來,並協助病童裝設義肢、求學就醫,料理一切生活起居;他也認養幾個被家人拋棄的孩子,大家就叫他「爸爸」。

這位大家心中的「爸爸」還在文聲復健院內,設計一座專供孩童復健的「水療池」,讓大家邊做復健、也在這裡度過快樂時光,有時也帶著孩子去走五峰旗瀑布,練習肢體活動;直到後來醫療進步,一九九五年文聲復健院功成身退,感念其貢獻,羅文思神父也被譽為「小兒麻痺之父」。

來台住久了,羅文思神父的台語講得非常流利,鄉間俚語朗朗上口,二○一三年來台服務滿五十年,前宜蘭縣長林聰賢頒授榮譽縣民證,大讚他是「正港台灣人」;同年底移民署頒發「梅花卡」,讓神父獲得在台永久居留,感謝其奉獻,當時他用台語說:「我是永遠的台灣人,連作夢都會說台語!」

還想再服務 「為你們祈禱」

羅神父擁抱病童、走出重生,文聲復健院傳誦著許多愛的故事。二○一七年他選擇回荷蘭安養,啟程之前,大家幫他辦一場歡送會,近百名「兒女」回來向他致謝,感性地告訴這位生命中的第二位父親,「若不是神父的照顧,可能今天還在地上爬」,氣氛感人。神父則回覆:「我希望可以再給我五十年為你們服務,我希望五十年之間,我還可以為你們祈禱,希望你們也為我祈禱。」親切的口吻、真誠的心胸,講訴半世紀來,在台灣的種種回憶。

「神父的愛沒有時間及國界的距離,永遠留存在大家內心深處。」曾在文聲住了十幾年的院生吳秋芬,昨天看到神父生前的影片悲傷不止,她語帶哽咽說,得知神父往生的消息後真的很難過,想著身形瘦弱的神父隻身來台,無私地照顧病童們長大,改變他們的人生,直到大家有能力立足社會,回來看神父時都會硬塞紅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