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下雨,台鐵猴硐通車恐延期。圖╱交通部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交通部長林佳龍昨到台鐵瑞芳猴硐段邊坡崩塌現場了解搶修情況後說,因為持續下雨,搶修時間會拖得比較久,原先預定十三日搶通單線雙向行車,現在「已不確定」,已請工程單位綜合相關資料,重新評估搶通時間。台鐵局說,仍以十三日為目標,但若連日大雨安全疑慮,也不排除會延後,沒有具體時程。
面對外界疑惑該處為C級(無明顯不穩定)邊坡為何會走山、分級邊準又為何?台鐵始終未有具體說明。台鐵當初委託執行邊坡檢測的聯合大地工程顧問公司昨回應,共有四大項目、二十五小項次檢查。
聯合大地昨表示,台鐵全線(南迴線除外)沿線邊坡及擋土設施,目視檢測調查皆依據契約及鐵路邊坡養護手冊相關規定辦理,除步行進行邊坡及擋土設施四大項目、二十五小項次檢查項目檢測外,更進行地質敏感區、環境地質災害潛勢、土石流潛勢、區域地質特性等相關圖資套繪判釋,綜合上述資料,依據鐵路邊坡養護手冊分級標準流程進行分級,強調過程皆依相關專業標準辦理。
聯合大地說,該段經目視檢測擋土牆雖發現裂縫及鋼筋外露兩項異常徵兆,但因非位於地質敏感區、環境地質災害潛勢區、土石流潛勢區,及無歷史災害紀錄,故依據鐵路邊坡養護手冊目視檢測分級結果為C。
邊坡觀測 水位趨勢為首要
「邊坡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水。」交通部高公局工務組長楊織宗說,邊坡最怕的就是裡面的水無法宣洩,土壤加水推的力量,就容易讓坡腳滑動、崩塌,因此觀察的重點不是水位高低,而是水位趨勢。土木技師拱祥生也說,該路段是砂岩層,就更應監測地下水位,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地下水脈。
台鐵表示,台鐵全線三十七處裝設水位觀測井、水位計、水壓計等監測儀器。這次事故路段,也已在評估裝設地下水位監測,並全面檢討邊坡分級。
「發生事情後,台鐵就該閉嘴了。」台北市土木建築學會理事長余烈痛批,現在各界質疑地下水、地質等,台鐵都用似是而非的答案,以為自己是專業卻四兩撥千斤。台鐵現在最該做的就是請公正第三方全面總體檢,而非鴕鳥心態繼續對外說未來目標是改線,「那不就全部改線蓋一條新的嗎?」他呼籲交通部及台鐵別再鴕鳥心態,只想著搶通讓事情塵埃落定,「否則現在搶通猴硐瑞芳,如果兩公里外又出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