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謝姓女子因為工作緣故常憋尿,也未補充足夠水分,解尿時有疼痛、灼熱感,感覺下腹部疼痛,等到發現血尿,擔心罹癌才就醫。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李建宏診查後,發現泌尿道感染、膀胱也發炎,對症下藥治癒。李建宏說,血尿原因很多,除遵照醫囑治療,也應調整生活習慣,預防復發。
李建宏說,求診的謝小姐如果再耽誤就醫時機,恐怕還會引發腎臟感染,不可掉以輕心。
李建宏表示,人體泌尿系統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其中任何一個部分出血,都有可能導致血尿症狀。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紅血球,分成肉眼可看出的「巨觀血尿」,以及須經尿液檢查才能發現的「顯微血尿」。
引發血尿常見的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尿路結石、前列腺肥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創傷、激烈運動等。疾病引起的血尿,通常還會伴隨下腹部不適、排尿時疼痛、排尿有灼熱感、頻尿、漏尿或噁心、嘔吐等症狀。
李建宏提醒民眾,有時尿液看起來紅紅的,但不代表泌尿系統出血,因為女性生理期間、吃了富含甜菜紅素的食物、服用可讓尿液變色的藥物,或是罹患血紅素尿症、橫紋肌溶血症等,都會讓尿液變紅。
李建宏提醒若是尿路結石病人,除了多補充水分,也儘量避免食用高尿酸、高草酸鹽類食物,或補充過多的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