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連結 失智社群文學資源箱喚青春回憶

 |2020.12.07
2096觀看次
字級
國立台灣文學館6日發表「失智社群文學資源箱」,希望透過箱中的音樂和文學,串起失智者和外界的連結。示意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逾27萬名人口失智,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國立台灣文學館昨(6)日發表「失智社群文學資源箱」,希望透過箱中的音樂和文學,串起失智者和外界連結,資源箱中還有「聲響樂器」,包括海洋鼓、雨棒、雷聲筒等,即使失智者生活範圍已在機構、安養中心的建築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連結而有所療癒。預定民國110年提供給需要的團體和民眾申請。

國立台灣文學館希望透過箱中的音樂和文學,串起失智者和外界連結。圖/中央社

台灣文學館107年起開始以資源箱方式提供文學及音樂上的照護,同年一口氣發表「視障」、「聽障」、「兒少」3個資源箱,108年發表「創齡」資源箱,今年的主題是「失智」。

台文館人員今天指出,「失智社群文學資源箱」匯集音樂治療師、文學家、服務設計師、失智創齡實務工作者等專家的考量,在資源箱中打造具感官體驗的「文學音樂盒」,盒中共有10款不同主題的文本,以台灣的小說、散文及詩為出發點,搭配將年代、曲風、族群做歸納整理挑選的曲目,由箱內的藍芽喇叭播放。

(左起)音樂治療師劉又瑄、陳乃菁醫師、詩人趙文豪、計畫主持人周妮萱。圖/聯合報

例如,「日本兒歌/客家山歌/民謠音樂盒」是以民國27年之前出生的人為對象,將龍瑛宗短篇文章「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搭配「桃太郎」、「天公落水」、「西北雨」等曲目。以民國39~49年出生為對象的「愛情音樂盒」,將顧德莎「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台語詩集搭配「一支小雨傘」、「浪子的心情」、「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曲目。

延伸閱讀:邊聊邊療 提升失智照護能量

另外,資源箱中還有「聲響樂器」,包括海洋鼓、雨棒、雷聲筒等,讓失智者即使生活範圍逐漸存在於機構、安養中心的建築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連結而有所療癒。

圖/unsplash

根據衛生福利部今年資料顯示,目前台灣逾27萬名人口失智,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台文館希望透過經典文學重新演繹、描述生活,穿越時光隧道,呼應精心選定的樂曲,再藉由「視覺圖卡」讓失智者與文學展現的生活記憶產生共感及社交談話的動力,也讓資源箱成為失智者與照護者間溝通的橋樑,營造彼此喘息紓緩的美好時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