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髮吃早餐邊聊邊療 提升失智照護能量

 |2020.11.16
1918觀看次
字級
面對失智症挑戰,未來希望利用病患常去的商家,以協助方式利用「邊聊邊療」關心患者來提升照護力。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台灣失智人口逐年增多,面對失智症挑戰,全世界和台灣相繼投入非藥物的輔療解決方案,未來希望利用病患常去的商家,以協助方式利用「邊聊邊療」關心患者來提升照護力,另外透過醫療交通服務,把專業治療人員送到病患端,以多樣化照護方式協助需要幫助的家庭。

照護成本最燒錢的是哪個疾病?答案是失智症。失智症帶來的挑戰,不僅在醫療支出,全世界社會設計人士也相繼投入非藥物的輔療解決方案。

《聯合報》報導,台灣最大社會設計平台「5% Design Action」日前受邀於長智論壇分享本地經驗,屏東早餐店早晨賣完餐點,中午變身成長者共餐據點,下午還可提供營養衛教諮詢,旅行則可以結合動物輔療、照顧喘息等元素。

長智論壇日前分享「邊聊邊療?談失智症的非藥物輔療創新設計」。圖/聯合報

由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舉辦的長智論壇系列,最終場邀請5%創辦人楊振甫主講「邊聊邊療?談失智症的非藥物輔療創新設計」。

楊振甫指出,失智症照護相較於其他疾病不同,失智症患者前期時仍有活躍的行動力,照護人力與分工不同於中風臥床失能者,在服務設計必須找到平衡點,除了必須幫助到失智症者,還要兼顧第一線專業人員、機構、家屬等的照護需求。

紐約理髮師轉介個案

圖/unsplash

他以紐約布魯克林區所遇到的醫療照護困難情境為例,發現台灣也有相通之處。他說,黑人族群因經濟弱勢不習慣到醫院就醫,導致資源難以進入。一位黑人醫師某次在理髮店聽見社區長者聊天,發現理髮師對長者的健康情況暸若指掌,因此訓練理髮師轉介個案,邊替長者剪髮邊關心長輩狀況,並適時協助引進社福資源,「邊聊邊療」,用設計提升照護力。

圖/unsplash

歐洲Uber醫療接送服務

楊振甫指出,類似的創新設計在屏東地區試行,結合社區商家提供服務,例如早餐店賣完早餐,轉為提供長者共餐和營養諮詢服務;又如歐洲Uber推出醫療交通服務,把專業治療人員送到病患端,台灣不少醫療院所也嘗試跨域合作。

圖/unsplash

社會環境改變,楊振甫強調,科技有可以和不可以介入之處,照護設計應該保有人與人的互動,但當時間必須用在更寶貴的用途時,科技就提供取代性服務。

機器人幫忙解決疫情難題

楊振甫分享新加坡在新冠疫情期間另類照護方式,一位奶奶入院治療迎接她的是機器人,螢幕傳出兒子為「媽媽」加油的身影,原來兒子正在防疫旅館隔離,無法親身到醫院陪伴,而科技正能解決這項因疫情帶來的難題。

圖/unsplash

5%設計平台近期與全台農漁會家政班合作,針對食物設計「食聊」,在食物包裝印製給照護人員參考的技巧,促進失智症長者進食,未來各據點可以同樣設計準則,結合當季在地食材、族群特色,逐漸發展出符合當地的照護模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