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政府打算節省抗疫經費購買疫苗,試圖取消免費檢測和治療。圖為十月加德滿都醫院外排隊等待檢測的民眾。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扭轉新冠病毒疫情從短跑演變成馬拉松,尼泊爾、巴基斯坦、秘魯和烏干達等開發中國家正收回防疫經費,打算不再提供免費檢測和治療,也不補助生活費用,只為省錢買新冠疫苗,寄望即將問世的疫苗能快速遏止疫情蔓延。
尼泊爾政府決定省下抗疫資金,支付即將到來的鉅額疫苗費用。衛生部長艾利亞說:「我們現在不能超支經費又什麼都沒得到,感染率只能透過疫苗控制。」
尼泊爾政府停止全民免費檢測和治療,但最窮苦的民眾尚能接受這些服務。政府還關閉隔離中心,減少染疫病故者遺屬喪葬補助。所有疫情補助措施,約花費加德滿都當局一億六千七百萬美元(約新台幣四十七億六千萬元)。
檢測數變少 確診爆升
這些改變引發全尼泊爾示威,該國最高法院推翻政府要求多數民眾自費檢測和治療的決定,表示公民享有基本保健服務的權利。從那時起,即使尼泊爾確診數不斷上升,但政府僅為最需要的人提供檢測、治療和隔離中心。
尼泊爾每日新冠病毒檢測數比一個月前少了百分之四十,入住政府隔離中心的民眾少了超過百分之八十。
一些尼泊爾民眾表示,他們覺得自己被政府遺棄。尼泊爾每年人均收入僅略高於一千美元(約新台幣二萬八千五百元),多數家庭無力負擔私人健康照護或保險。
尼泊爾染疫和病故數在最近數月激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尼泊爾目前超過二十三萬人染疫。每日新增確診數超過二千例,比八月的每日約七百例多很多。隨著檢測數變少,每天新確診數從十月逾五千五百例高峰下降,但陽性率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五。
位於尼泊爾和印度邊境附近、由政府營運的蘭毘尼地區醫院,所收治的新冠病患原本緩慢增長,最近數月急遽增加,加護病房已滿床。醫護不堪負荷,只能治療最嚴重的病人,謝絕其他所有人就醫。
由於尼泊爾比多數國家更仰賴移工匯款回國、旅遊業和經濟援助,該國經濟打擊尤其嚴重。截至今年七月十五日的財政年度,尼泊爾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從前一年的百分之七下滑至百分之○點二。尼泊爾政府稅收也在他們最需要用錢的時候減少。
世界銀行預測,尼泊爾財政赤字占GDP的比率今年將翻倍,增至百分之六點四。
加德滿都當局努力節流,藉由聯邦部長暫時減薪等緊縮措施,減少抗疫之外的開銷,但仍須設法降低抗疫支出。
抗疫等疫苗 窮國煎熬
許多開發中國家沒有存款,也無法借貸和向人民課更多稅,以籌集更多資金用於長期抗疫;另一些開發中國家只希望疫苗快速撥亂反正,並保存現金準備買疫苗。
巴基斯坦和秘魯等國家已減少或終止發放食物、現金以及原本鼓勵民眾居家避疫的電話費、水費和電費帳單補助。
烏干達關閉多數免費隔離中心,停止支付病故者喪葬費,也不提供免費檢測,希望民眾能負擔部分檢測費用。烏干達衛生部常務次長黛安娜.阿特萬說:「政府需要收回部分防疫支出。」
尼泊爾等開發中國家所疑慮的是,是否有能力一邊抗疫,一邊等待疫苗問世。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資深學者阿達賈說:「對抗新冠病毒這類疫情,對資源貧乏的國家非常有挑戰性。他們必須思考一個能滿足國內所有需求,且能持續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