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臨時國會才剛召開,朝野對決的反恐法尚未表決,首相安倍晉三卻在毫無預警下,十二日突然請辭,距離他去年出任首相還未屆滿一年,震撼日本政壇,東京股市午盤大漲百點後由紅翻黑,匯市也走貶。一般預料,自民黨幹事長麻生太郎,是最被看好的熱門繼任人選。
安倍十二日上午向黨內表明辭意,透露感到自己「沒有凝聚力」,十二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辭職。他說:「因為先前閣員們的一些金錢醜聞造成國內政治混亂,我感到相當抱歉,因此負起責任,我決定辭職下台,對於日本國民來說,我感到相當抱歉。」
安倍表示,日本人民需要一位他們能支持並信任的領導人,日本也需要一位新領導人對付恐怖份子,因此他決定辭職,他並說,希望自己下台後,新首相上任能讓反恐法案獲得國會通過,「我們應該在新首相領導下,尋求持續參與打擊恐怖主義的任務」。
外界預料,麻生太郎很可能是繼任人選,但他還要與其他可能候選人經過一番政策辯論,才能坐上黨魁寶座。
安倍去年上任後僅享受短暫的蜜月期,隨後內閣閣員接二連三爆發醜聞下台,上月底首度內閣改組,但對於挽回民意也發揮不了太大作用,最新民調顯示,安倍支持度還是只有二成九。
另一方面,他也因自衛隊是否要延長在阿富汗、支持美國的反恐任務而面臨苦戰。他幾天前曾在雪梨發下豪語說,如果國會不通過延長反恐法就辭職。
日本臨時國會十日開幕,安倍為他的改革與延長反恐法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但反恐法尚未表決,卻不戰而敗。日本社會對安倍的辭職相當驚訝,最多的批判是他「臨陣脫逃」。
安倍此時宣布辭職,「時間點令人震驚,太令人驚訝。他為了反恐法獲得通過,不惜以首相位置當賭注,但卻還沒做出努力就辭職」。
有經濟分析師認為,安倍上任至今,重心多半放在外交,致力修補與中國和南韓的關係,以及推動修改日本憲法,對經濟政策的影響不至於太大。但分析家說,政治不穩定的氣氛勢必對經濟市場造成影響,投資人會觀望不前。
五十二歲的安倍出身政治世家,是日本二戰後最年輕的首相。去年九月上任之初,不但成為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還一度獲得六成的支持率。但僅不到一年,支持率直線下降,跌破亞洲觀察家的眼鏡。